來源:時代週報-時代在線

昔日“親兒子”能否反哺阿里及菜鳥的發展?

距離出售國內快遞業務不過兩年,百世集團又將迎來一場鉅變。

11月6日晚間,百世集團披露,公司董事會已接到簽署日期爲2023年11月3日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買方聯盟包括大股東阿里巴巴及旗下物流公司菜鳥等。

具體而言,此次私有化提案來自百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韶寧,公司首席戰略和投資官周韶建,Denlux Logistics Technology Invest Inc.,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BJ Russell Holdings Limited和Cainiao Smart Logistics Investment Limited(菜鳥智能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財團。

根據公告,該收購者聯盟擬以每股A類普通股0.144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88美元(1股美國存托股票代表20股A類普通股)的現金收購百世集團所有已發行普通股,包括尚未由收購者聯盟實益擁有的公司A類普通股。

百世集團董事會稱,目前公司尚未就提案或擬議交易做出任何決定,不能保證買家會給出最終的正式收購要約,也不能確保將來會達成任何交易。

或受私有化方案提振,百世集團股價迎來一波大漲。截至美東時間11月6日收盤,百世集團股價上漲10.88%,報2.65美元/股。

國內快遞賣身極兔後,百世再走向私有化

百世集團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曲折。

2007年,被稱爲谷歌中國“三駕馬車”之一的周韶寧從谷歌離職,在杭州創辦了物流公司百世物流科技。起步順風順水的百世,自2010年開始擴張之路,先後收購了匯通快運成立百世匯通,也就是後來的百世快遞;收購全際通成立百世快運,拓展快運業務;此後又相繼開拓了國際物流等業務。

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周韶寧帶領百世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但走上資本之路的百世集團卻沒有如預想中迎來爆發,其中營收佔比最大的百世快遞走上下坡路,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其在中國快遞市場的份額已從過往較高時期的12%逐步萎縮至8%。

2021年10月,國內快遞價格戰打得正如火如荼,百世集團甩賣資產,將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速遞。彼時周韶寧稱,百世集團將集中精力和資源,進一步推動供應鏈、快運、國際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業務的發展,進一步提高組織效率和專業能力,以適應更長遠的市場競爭。

但斷臂求生的百世集團並未完全扭轉逆境。

過去兩年來,百世集團梳理業務結構,將百世供應鏈、百世快運以及百世國際定位爲其三大業務。以2022年業績來看,百世集團總營收77.4億元,其中,快運、供應鏈、國際業務分別錄得營收48.9億元、18.2億元、9.2億元。

但百世集團的盈利情況不甚樂觀,上市至今,除2021年外,其他年份均處於虧損狀態。今年上半年,得益於百世供應鏈連續兩個季度盈利等原因,百世集團虧損幅度有所收窄,錄得淨虧損約4.17億元。

“自從百世集團把百世中國快遞業務賣給極兔速遞後,百世目前的業務沒有太大的起色。”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告訴時代財經,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講,百世集團市值長期徘徊在1億美元以下,又經歷多次轉股,也沒有繼續掛牌的需要,私有化是市場預料的一個必然結果。

早在2022年初,百世集團就因連續30個交易日內均收盤價爲每ADS不足1美元,收到了紐交所的退市警告。並且,當前中概股在美股的流通性和估值偏低,上市平臺對的融資作用亦趨小。

曾是阿里“親兒子”,目前仍持股超三成

高開低走的百世集團讓人唏噓,此前它還曾經有着阿里“親兒子”之稱。

2008年,即百世成立的第二年,其就獲得阿里的天使輪融資,也正是阿里早期的融資讓百世有底氣開啓瘋狂收購,做大業務盤子。

公開信息顯示,上市之前,阿里已參與了百世5輪融資。根據百世上市前提交的SEC文件,阿里持有75,831,692股,持股比例爲23.4%,超過創始人周韶寧;若加上菜鳥持有的5.6%股份,阿里系持股比例近30%。截至2023年2月,阿里仍爲百世集團第一大股東,約持有32.7%的股權。目前,菜鳥現任總裁萬霖、阿里戰略投資董事總經理胡曉爲百世集團董事。

雙方也曾在早期開展密切的業務合作。2015年,阿里與百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百世成爲阿里旗下淘寶物流服務的首選供應商,並且宣佈將在物流科技、倉儲、配送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正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阿里的物流版圖日益擴大,在2013年成立自身的物流平臺菜鳥後,阿里於2015年投資圓通速遞、2018年聯合菜鳥等投資中通快遞、2019年以46.65億元入股申通快遞,在國內知名快遞企業中的投資累計已超200億元,手握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四大民營快遞企業的股份。

而隨着百世集團出讓最“值錢”的國內快遞業務,其在阿里物流版圖中的位置則愈發“尷尬”。

同時,阿里旗下菜鳥亦在發展供應鏈及國際業務,與百世集團現有業務佈局多有重疊。在趙小敏看來,如果最終私有化完成,那麼百世快運、百世國際業務以及供應鏈業務是否會併入到菜鳥體系裏將是關注焦點。“若國際業務能併入到菜鳥,對菜鳥現有的業務來講,尤其是東南亞業務,將是一個補充。”

不止有益於菜鳥,對近年來海外業務發展增速最快的阿里來說,百世集團現在的業務支撐也具有一定的誘惑。

目前,百世集團的國際業務主要分佈在東南亞,而這亦是阿里國際商業板塊重點佈局的市場之一。今年7月,阿里再向旗下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追加註資8.45億美元,這已經是近一年內第四次注資;10月31日,阿里旗下B2B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國際站正式上線東南亞國家館。種種動作都透露着阿里對東南亞電商市場的野心。

儘管菜鳥已在東南亞佈局多時,且擁有一定的物流基建樞紐,但想要搶佔更大的市場及配合阿里海外電商發展,仍需要更大的助力。

而百世集團從2019年正式佈局東南亞,相繼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建立本土的快遞網絡,這正是當前菜鳥等一衆佈局海外的快遞公司們缺少的末端能力。截至2023年6月,百世集團國際業務已覆蓋7個海外國家,在東南亞擁有33個自營快遞分撥中心、1300多個網點,海外倉管理面積4萬平方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百世集團包括國際業務在內的部分業務仍在虧損,倘若私有化成功,阿里、菜鳥如何帶領百世走向盈利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而另一邊菜鳥的IPO也已箭在弦上。日前,路透旗下IFR引述消息指,菜鳥近期已開始與亞洲投資者進行非交易路演,爲即將進行的香港IPO做準備,且本次IPO規模較大;此前有消息稱,菜鳥的IPO募資額會超過10億美元。

隨着百世走向私有化退市之路,昔日“親兒子”能否反哺阿里及菜鳥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