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11月7日,中海基金髮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原董事長劉顯忠因工作原因離任,新任董事長爲高建輝,任職日期爲11月6日。

高建輝和前任董事長劉顯忠均來自中海基金的大股東中海信託。高建輝現任中海信託黨委委員、財務總監,2023年6月起,兼任中海基金黨總支書記。天眼查APP顯示,中海油對中海信託的持股比例爲95%。

中海基金前身名叫國聯基金,成立於2004年3月18日,由國聯證券牽頭髮起籌建。2006年5月,中海油旗下的中海信託獲准通過受讓和增資方式獲得國聯基金股份。至此,中海信託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國聯證券退至第二大股東。

中海基金註冊資本爲1.47億元人民幣,目前,中海基金持股佔比41.591%,第二大股東國聯證券持股佔比33.409%,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持股25%。

二股東國聯證券現在還控股另一家公募基金,即國聯基金(原中融基金)。今年2月,國聯證券發佈公告宣佈,擬通過摘牌方式收購中融信託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權。不久後,國聯證券與上海融晟簽署相關協議,最終國聯證券收購中融基金75.5%股權,中融基金也隨之更名爲國聯基金。

2017年以來,中海基金整體規模下降,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總規模爲149.82億元。距離2015年中期420.83億元的規模高點,相距甚遠。

公司旗下共有33只基金,其中1只貨幣型基金,規模爲43.33億元。非貨規模爲106.49億元,2只股票型基金,規模合計11.08億元;22只混合型基金,規模合計64.82億元;8只債券型基金,規模合計30.59億元。

包括高建輝在內,中海基金成立以來共經歷了6任董事長,任職均在3年以上。其中,任職時間最長的爲黃曉峯,任職超6年。國聯證券2023年半年報顯示,中海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596.39萬元,利潤總額爲229.66萬元,淨利潤151.42萬元。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其中淨利潤下滑超90%。2022年中海基金甚至虧損了1956.05萬元,同比下滑480.91%。

Wind數據顯示,截至最新,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公司高管變更合計301人次,涉及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督察長、首席信息官等多個職位。其中,董事長變更發生67人次、總經理變更發生83人次。

對於基金公司高管變動頻繁,某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公募行業競爭激烈,各基金管理人爲提升競爭力和業績,可能進行人事結構調整。其次,部分高管可能因個人原因或公司內部因素選擇離職或調崗。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公募高管變化情況,以便更好地評估公司管理能力和投資風險。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