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醫生吳棟

2022-09-28 22:12北京吳棟,中醫科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痰瘀互結,易生百病。現代醫學的結節、囊腫、肌瘤在中醫裏一般統稱爲“包塊”,其本質就是痰瘀互結;“雙合湯”起源於明代,由一位名爲龔廷賢的醫學家所創立,兼具活血化瘀、祛痰除溼的功效,能有效調節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起到良好的預防治療作用。

一、用藥用量

陳皮9克、白茯苓(去皮)9克、白芥子9克、半夏(薑汁炒)9克、桃仁(去皮)9克、紅花3克、當歸9克、川芎9克、白芍9克、生地黃9克、甘草3克。

二、用法

1.將藥材置於容器內,加入適量清水,酌情煎煮20-30分鐘;

2.可根據個人情況,將湯劑涼放至適宜溫度再將雙腳浸入湯劑中浸泡,或以藥液蒸汽燻蒸雙足後再進行浸泡;

3.每次浸泡約15-20分鐘,以泡至微微出汗爲宜,具體視個人情況而定;

4.建議進行兩個療程,一個月一個療程。

三、什麼是痰瘀互結?

痰瘀互結,是指痰濁和淤血相互搏結,就像被擰成麻花的麪糰,在身體裏同時存在,相互交織。可表現爲局部腫塊、各種結節和局部的刺痛或者是肢體麻木。中醫說,煉津成痰,痰溼阻絡容易導致淤血的產生,而血滯生淤,往復循環又加重了痰溼的形成。

(一)痰溼

釋義:痰溼,是指人體內臟腑功能失調,導致體內津液的輸運出現障礙,津液滯於體內而出現的一種病症。

病因:痰溼多見於外感溼邪侵襲人體、機體內生溼邪等兩種情況。

1.外感溼邪侵襲:多是居住環境陰冷潮溼或天氣變化;

2.體內生溼邪:多是日常飲食不潔,喜食肥甘厚膩或是生冷辛辣之物、作息紊亂、或勞累過度等。

症狀:常表現爲面部油膩、體型肥胖、四肢乏重,偶有反胃、噁心嘔吐等症狀。

(二)血瘀

釋義:血瘀,是指人體內血流不暢,血液運行受到阻礙,淤堵在經脈或臟腑內。

病因:血瘀多見於久病不愈、寒溼侵襲、情志不暢等三種情況。

1.久病不愈。久病會導致經絡血運不暢,氣不攝血,血行脈外無法消散,從而形成血瘀;

2.寒溼侵襲。如秋冬換季未注意及時增減衣服或居住環境陰溼易致使寒溼入體,經絡蜷縮不展,亦會形成血瘀;

3.情志不暢。長期憂思過度,暴躁易怒,心失所養,脾失統攝,也會形成血瘀。

症狀:身上偶現不明原因的淤青,身體局部偶有痛感,大便黏滯不暢,女性經期易見血塊,舌質紫暗,舌上有瘀斑,舌下靜脈黑粗等。

四、藥物與藥性

(一)燥溼化痰的能手:陳皮、茯苓、白芥子、半夏

陳皮,古時候人們常用它直接泡水喝,具有增強食慾、理氣健脾、燥溼的功效。性溫,味苦而辛,對應的是肺、脾經。

茯苓,性平,味甘而淡。對應心、肺、脾、腎經,可利水滲溼、健脾寧神。

白芥子和半夏一樣,都具有溫肺化痰的功效。不同的是:白芥子比較擅長清順皮裏膜外之痰,半夏則偏於溫化臟腑之痰,雙管齊下,可清一身之痰濁。

(二)活血化瘀的熟手:桃仁、紅花

桃仁,《本經》曰:主瘀血,血閉症痕,邪氣,殺小蟲。其性平,味苦、甘,主歸心、肝、大腸經,是一味種子類藥材,兼顧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

紅花,氣溫而味辛,無毒,辛散溫通,既善活血通經,又能化瘀止痛。

(三)養血活血的好手: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

當歸,味甘氣辛,《本草匯言》記載“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諸病虛冷者,陽無所附也,宜用之。”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兼顧補血和行血,是一味難能可貴的良藥,深受中醫的青睞。

其性善走,常被稱爲“血中之氣藥”,類似當歸,都兼顧補血和行血,但當歸側重於補血,川芎則更側重於行血。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經血分,可斂陰止汗,養血調經。

生地黃,性寒而味甘,有涼血清熱、養陰生津的功效。

(四)調和諸藥的妙手: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屬心、肺、脾、胃、經,可調和諸藥之溫熱寒涼,以免過傷脾胃。

綜上所述,雙合湯兼具化瘀化痰、養血活血的功效,非常適合痰瘀互結所導致的各類結節、囊腫、肌瘤等病症。話雖如此,還是建議大家根據個人情況,在醫生指導下辨證加減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