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劉曉洪11月10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與其他部門共同努力,推動金融法治建設,一批重大立法項目加快推進,基礎性、綜合性制度相繼出臺,金融立法體系的系統性、協調性等明顯增強,改革創新和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不斷加大,立法機制持續優化,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富活力、有特色的金融法制體系。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主要國家紛紛就維護金融穩定專門立法。劉曉洪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高效推動金融穩定法出臺,健全防範化解和處置金融風險的法律框架,用一年半時間,迅速高質量完成金融穩定法草案的起草和上報工作,建立金融風險事前防範、事中化解和事後處置的全套制度安排,壓實處置責任,豐富處置工具,建立處置資金池,健全金融穩定長效機制。

他表示,2022年12月,金融穩定法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預計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後,將進一步加快立法進程。金融穩定法出臺後將填補制度空白,提升重大金融風險應對能力,爲金融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補齊金融基礎法律制度短板方面,在立法部門指導下,中國人民銀行和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積極作爲,構建金融法律體系“四梁八柱”。比如,修訂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細中央銀行法定職責,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豐富央行履職政策工具箱,夯實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法制基礎。

與此同時,在拓展法律域外適用、完善金融新興領域立法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深入推進商業銀行法、保險法、反洗錢法修訂工作,增加域外適用條款,建立多元化管轄連接點,明確金融領域阻斷制度和反洗錢特別預防措施,確立我國法律對境外違法金融活動的管轄效率,建立對境外股東實控人、受益所有人的穿透監管。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推動數字人民幣、綠色金融、信息科技等新興領域的法律制度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