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一鳴下達PICO裁員指令後,馬化騰的VR夢也有了新進展。

據外媒近日爆料,騰訊與Meta已達成初步協議,騰訊將成爲Meta VR頭顯在中國的獨家銷售商,正式開售時間定於2024年底。對此消息,截至發稿,騰訊暫未回應。

2021年競價PICO不敵字節後,騰訊曾一度希望通過收購黑鯊走上VR自研道路。但在元宇宙風口衰退後,騰訊率先放棄自研思路,開始走上輕資產的代理路線。

相比馬化騰,揹負着PICO這項重資產的張一鳴,正在經受更大的陣痛。

“花了張一鳴90億的PICO要‘死’了嗎?”近一週,這是入職字節PICO業務的大宇聽到最多的提問。從2021年字節大手筆收購後,每當PICO出現在公衆視野,往往都帶着“國內頭部VR企業”“字節元宇宙佈局”的光環,而如今,隨着字節宣佈大規模裁員,光環早已消逝,PICO換了一種“姿勢”掛在熱搜上,連同大宇的情緒。

11月8日,在PICO裁員的風暴中心,北京海淀區盈都大廈門口,大宇告訴字母榜,“這棟大樓曾經全是PICO的,今年年初裁了一波後,開始有別的業務線搬進來,現在就更空了。”全員大會過後,負責內容的大宇進入了裁員名單,“雖然提供了一個月的內部活水期,但是到了年底,其他部門也沒多少坑位了。”提到幾乎是必然的離開,大宇不無落寞。

可留下的人,也並不輕鬆。在北京11月的寒風裏,暫時“安全”的產品經理阿越,也和大宇一樣選擇離開溫暖的室內,“出來透透氣,這兩天腦子太亂了。”提及接下來PICO的業務方向和安排,阿越表示,“裁員都是HR直接通知,我的leader對部門的裁員名單都一無所知,現在整個業務部都是混亂的。”

裁員風暴之下,多家線下的PICO VR體驗店,仍是一派“祥和寧靜”。

正值雙十一,在線下體驗店,“PICO4打到骨折,8+256到手價2499,Pro的裸機只需3499”,某店員表示,“銷售量還行,來體驗的人也很多。”當問到PICO裁員是否可能影響售後,該店員則直言,“不會的,這邊後續的配件已經開始準備了。”而談到姍姍來遲的PICO5,店員則表示,“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估計要等到明年年底了。”

曾經,趕上元宇宙熱潮的VR,是包括字節、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大廠爭相佈局的跑馬場,國內市場排名第一的PICO更是國內VR產業的“精神圖騰”。砸了90億做VR的張一鳴希望效仿Meta,做一款“下一代的iPhone 4”,但戰略定位則從“遊戲機”到“下一代生產工具”頻頻調整,最關鍵的銷量,也變成了“不能說的祕密”。

字節之外,騰訊的XR業務部、愛奇藝奇遇事業部一早便傳出大規模裁員解散的消息,阿里達摩院XR實驗室以及快手VR全景視頻業務也先後低調解散。

在被新的時代浪頭拍上沙灘後,對PICO大刀闊斧裁撤的張一鳴們,逐漸對VR冷靜下來。

每個進入PICO的人,都曾以爲VR是風口,但顯然,風起也急,退亦快。

剛剛搬進盈都大廈時,負責內容的大宇曾經興奮地和門口的logo合影,彼時市價30億元的PICO被字節收購,賣出了90億元的“好價錢”,原先幾百人規模的PICO迅速擴展到了近2000人的大團隊,“佔了滿滿一棟樓,在茶水間,同事們嘴裏談的都是元宇宙,業績目標對標蘋果,大家都相信,這是一塊充滿潛力的新業務”。

在大宇的感知裏,團隊人員的“充氣式”擴充,和硬核“砸錢”推業務的舉動幾乎是併線而行。

“字節挖人一向在條件上是很慷慨的,”某獵頭透露,“很多人其實他們也沒想好放到哪裏,但是不論如何,提前把人才鎖住,一向都是字節的風格。從前幾年做教育到做遊戲、做VR,先把人招起來,都是第一步。”

如今,距離天價收購剛剛過去2年零2個月,大宇們面對PICO的劇烈震盪,身邊的朋友甚至親戚都看到了新聞,問他,“你們公司怎麼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略帶苦澀,當大宇得知自己上了裁員名單時,“一半是解脫,一半是迷茫”。“11.7通知後,到12.6正式離職,給了我們一個月的內部活水時間,即使要走,除了正常工資、裁員補償外,還有m的年終獎(內容及運營拿3個月工資,技術和產品拿6個月工資),也足夠我躺一段時間了。”

雖然禮包豐厚,但是大宇更擔憂的是,自己下一步能去哪裏?“到了年底,字節其他部門坑位早滿了,HR放話還招的都偏技術崗,如果去外面,同類VR中小廠都在裁業務,其他大廠如愛奇藝、阿里裁得更早。”他決定先在字節內部碰碰運氣,“實在留不下,就gap一段時間。”

除了“PICO怎麼了”的問題之外,阿越被問的最多的,還是,“PICO會死嗎?”

在PICO的這兩年,作爲產品經理,阿越像部門其他同事一樣,“業績目標對標蘋果、Meta,梳理OKR,完成自己所屬的績效指標”,如今,面對混亂,阿越還難以抽出精力“覆盤PICO的失敗”。

根據36氪報道,PICO當下總人數在1600人左右,其中轉崗的OS部門約400人;市場、遊戲、視頻部門近千人,其中裁撤近400人;剩餘的硬件部門僅200多人。裁撤和轉崗的變動比例近半。阿越所在的部門,“最先被裁的是海外的業務團隊,在國內,內容與運營的部分員工已經被HR通知,更多的人員還未收到消息,所有人都在猜,最終誰會留下?”

即便如今暫未收到裁員消息,阿越也不知道自己還能留多久。對於PICO的未來,阿越唯一明確的,就是PICO5 仍遙遙無期,如今留下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攀上字節這顆大樹,PICO曾有不少高光時刻。

2021年8月底,字節擊敗騰訊等競爭對手,以90億元的價格收購PICO,隨後,前西瓜視頻總經理任利鋒,前小米VR負責人馬傑思等人紛紛加入PICO。根據36氪報道,據測算,在2022年,字節在PICO的業務投入高達100億元。而上一次讓字節年投入百億的,還是教育業務。

高打高投之下,2022年9月,PICO創始人兼CEO周宏偉在PICO4的發佈會上高調宣佈,“今天我們將通過PICO4正式開啓國內VR的大衆化之旅,將全新的產品和內容帶給大家,它將是很多用戶的第一臺VR設備。”

時隔一年,2023年,從年初到年末,PICO已經兩次傳出裁員消息,一裁再裁的背後,PICO的命運似乎早有預示。

“春江水暖鴨先知”,最先感受到變化的,是末端的VR遊戲測評博主們。

一向信奉“大力出奇跡”的字節,花大價錢補貼PICO VR一體機,可用戶活躍度卻並不理想。

資深VR從業者kreac表示,想在中國複製Meta的字節,曾試圖通過砸錢收購VR遊戲內容、低價補貼VR設備,讓VR一體機成爲“下一個世代的遊戲方案”。“每賣一臺PICO,字節就要補貼1000元-2000元,相對應,每賣一臺Oculus,Meta也要補貼1000美元-2000美元。”

B站專門做PICO相關的遊戲測評的博主@VR胖大海,則明顯感受到,頻道粉絲過萬的他,曾經粉絲活躍度能維持在6000-7000人次,到了2023年,粉絲活躍度已經降到了2000-3000人次。

據統計,儘管PICO每週幾乎保持2-4款的海外遊戲上線速度,PICO上的遊戲數量很快翻倍到與Meta持平的水平,但在用戶“買入PICO即喫灰”的背後,字節的努力似乎用錯了地方。

“字節真的沒把PICO的內容生態做起來。”在遊戲主播的上一環,是VR遊戲的製作方,資深VR從業者kreac直言,“我認識的獨立遊戲製作人,都已經從PICO VR遊戲退出了,我還沒見過,在首款VR遊戲上線PICO後,還願意繼續在PICO開發第二款VR遊戲的製作方。”

“做一款VR遊戲,製作方往往需投入更多的精力,但VR市場的用戶體量又太小,如今VR市場上最火的仍然是《節奏光劍》和《半條命:Alex》,對於VR遊戲製作方來說,VR業務一直燒錢,很難產生收益。”kreac表示。

在PICO已經上線3款獨立遊戲的一家VR廠商亦表示,在PICO上線的VR遊戲並非爲了PICO專門研發,“一開始研發是爲了參加行業比賽拿獎金,上線PICO更多是爲了好玩,反正爲了參賽已經做了遊戲,不上架就浪費了。”不僅是他,另一位VR遊戲創業者也表示,他早已結束與PICO的合作,如今已全心投入海外賽道。

VR胖大海亦直言,“自研的輕世界,只有玩家做的一些地圖,用戶只能在裏面聊天和走動,同時社交性太差,比如最簡單的VR聯機鬥地主,限制和朋友玩的時候,不能開房間拉好友,也不能開語音,你無法判斷和你玩的是真人,還是機器。”

至於引進的其他國外遊戲,“同款遊戲Meta Quest的版本已經更新到第五代,PICO版本還在第一代或二代,而且單款遊戲收費在70元-100元之間,那我爲什麼不直接買Quest或者在Steam上玩呢?畢竟Quest可以通過下載破解版遊戲免費玩。”

從內容端到產品端,即便身爲字節戰略堅定的執行者,PICO產品經理阿越也迷惑於字節在PICO戰略定位上的左右搖擺。“一開始PICO對標Meta,主推遊戲內容,後來又定位下一代生產工具,試圖讓VR一體機代替手機或平板,此前居家辦公時期還推過健身內容,但最終,還不如就做遊戲機。”

他不得不思索,一直以來字節在VR賽道的努力,或許在一開始就是選錯了方向。

早在PICO確認大幅裁員前,曾經花了70元在PICO買了款社交遊戲,登陸進入後,他發現,“以前上PICO,大廳裏能有幾百人在線,但是打卡返現的那半年一過,現在大廳裏也就幾個人了,”在意識到根本沒有人聯機匹配的那一刻,佇立在明暗交織的VR世界裏,本想消解寂寞的他,聽到了自己輕輕的嘆息聲。

相比仍在萌芽期的VR行業,及時收縮業務和團隊,對字節而言未必是一件壞事。“儘管有字節燒錢,但是現有的硬件技術,並不足以讓VR產業成爲一個成熟的產業,它太過於早期和幼小了。”kreac表示,“VR仍然是一個小衆賽道,新聞稿裏那種全面鋪開的盛況,不會在現在或者未來十年內出現。”

“即便是我自己,也覺得PICO的定位並不實際。”阿越表示,現在年輕用戶大多租房,活動空間有限,但是VR體驗往往對使用空間有需求,使用PICO一次,“先要把空間騰開,再取下擦灰、充電,不管是看視頻、看直播還是玩遊戲,現在的PICO都無法取代手機或平板的便捷性,至於之前PICO想推的居家健身,不僅要克服人的惰性,而且帶着笨重的頭顯,汗流浹背地運動,也很難讓用戶長久堅持。”

作爲產品經理,阿越每天都嘗試提升用戶體驗,卻最終無奈發現,“現階段,VR技術很難提供給用戶一個體驗完美的產品,來說服他們放下手機或平板。對於上廁所都習慣帶手機的用戶來說,穿脫都更復雜的VR一體機,根本無法代替能同時操作多個頁面的手機,而從最直觀的體驗而言,不管是看電影還是刷直播,仍然是手機更爲流暢。”

至於字節燒錢卻做不起來的內容生態,某VR遊戲企業亦直言,“現在根本沒有大廠做VR遊戲,就是因爲VR用戶量小,賺不到錢,如此惡性循環,導致用戶沒有體驗感好的遊戲,最終,VR用戶體量一直難以擴大。”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佈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我國VR 頭顯出貨量大幅下降,在2021-2022年的連續增長之後,2023年第2季度,中國在全球VR出貨量中的佔比僅爲10%,其中擁有50%市佔率的PICO,上半年經歷了超過50%的同比下滑。

選錯方向的字節,顯然並沒有“越努力越幸運”。

但PICO的收縮並不代表大廠XR戰事的終結(XR,Extended Reality,即包括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等不同的技術和應用的產業)。

2023年6月,蘋果發佈MR混合現實頭戴眼鏡Vision Pro,並宣佈將在2024年初正式發售,這款定價3499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5萬元)的蘋果頭顯,宣稱能讓用戶擺脫手柄,用眼睛、手勢和聲音去操作,“蘋果頭顯一旦發售,預計又會引發一波AR\VR熱,帶動相關產品的銷量,可以說,VR企業如PICO、大朋,都在等待蘋果頭顯救市。”某資深VR開發者表示。

根據公開報道,PICO也依舊保留MR(混合現實)的團隊,繼續探索如何更接近蘋果Vision Pro。

同時,在蘋果頭顯即將引發的新變局之外,“更輕”的AR眼鏡成爲行業新寵。“AR的體量將在3-5年內超越VR,5年後AR眼鏡設備的規模將破億”,XREAL創始人徐馳自信表示。

XR永遠不缺新故事。但留給PICO探索新出路的挑戰,變得更大了。

(文中阿越、大宇爲化名)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