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董興生    

今年5月,格力電器(SZ000651,股價33.48元,市值1885億元)董事長董明珠的網紅祕書孟羽童離職,一度引發全網熱議。但董明珠始終未正面回應過此事。

不過,近日,董明珠在接受廣東衛視《財經郎眼》採訪時,被問及網紅員工問題時表示:“你真正自己的品質跟網紅是沒關係的。”“有人認爲自己用一個網紅來認爲自己有價值,那就是無本之源。你不可能在格力這個平臺上,然後到外面去做廣告,這肯定是不合規的。”

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孟羽童“廣告月收入或達20萬元,一年廣告收入或達400萬元”。她的微博粉絲數超29萬、小紅書粉絲數超131萬、抖音粉絲數超214萬。

不得不說,孟羽童目前的粉絲、流量和廣告收益,與董明珠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說,是源自董明珠的品牌效應。

董明珠的品牌標籤是一個女強人、一個個性鮮明的女企業家。孟羽童的走紅,恰恰證明了董明珠的品牌價值。前者憑藉“前500強董事長祕書”的身份,就可以收穫巨大的流量和廣告收益。但對董明珠來說,重要的是培養下一個“董明珠”,即能夠帶領格力電器繼續前行的“接班人”。這也是她所說的“真正的品質”。

從這個意義上看,孟羽童只是一個誤會,因爲她不是下一個“董明珠”。儘管董明珠曾經說過,要將孟羽童打造成爲“接班人”,但事實上只是打造了一個網紅。其實,董明珠知道這一點,孟羽童也有自知之明。對孟羽童個人來說,利用董明珠的品牌效應,儘快將流量變現,也許不失爲一個明智的選擇。

戰略決策

阿里巴巴-SW(HK 09988):要成爲一家服務全社會AI創新的、開放的科技平臺企業

11月8日,在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會上,阿里巴巴集團新任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帶來了以“做一家服務全社會AI創新的科技平臺”爲主題的發言。他表示,AI時代,阿里巴巴要成爲一家服務全社會AI創新的、開放的科技平臺企業。據悉,這是國內互聯網行業首次明確提出“科技平臺企業”的定位和方向。

點評:隨着AI逐步成爲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突破、走向高地的關鍵,阿里巴巴也創造了衆多科技成果,如千億級參數的大模型通義千問2.0、百鍊平臺、鎮嶽510芯片等。此次提出的“做一家服務全社會AI創新的科技平臺”定位,體現了阿里巴巴對AI時代的戰略前瞻性。

重大發布

上海銀行(SH 601229):發佈市場第一家可漫遊、可互動、可交易的元宇宙銀行

近日,上海銀行與中科金財共同打造的元宇宙銀行,在第五屆中新(蘇州)數字金融應用博覽會正式亮相。據介紹,上海銀行元宇宙銀行是市場第一家可漫遊、可互動、可交易的元宇宙銀行。

點評:元宇宙銀行不僅爲客戶提供了沉浸式、互動式、場景式的金融服務體驗,還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交易和流通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渠道。上海銀行與中科金財聯手推出元宇宙銀行,是金融業在元宇宙領域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上海銀行在數字化轉型中的一次創新突破。

晶科能源(SH 688223):成爲全球首家組件出貨量超200GW的光伏企業

11月9日,晶科能源宣佈,公司成爲全球首家組件出貨量突破200GW的光伏企業。據悉,晶科能源第一個100GW發貨用時11年,而第二個100GW發貨僅用時20個月。

點評:晶科能源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體現了公司在光伏行業的領先地位,也展示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強大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200GW組件出貨量,對於促進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也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經營業績

小米集團-W(HK 01810):雷軍證實小米14系列銷量已超100萬臺

11月7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與網友互動時稱,小米14系列銷量已超過100萬臺。雷軍表示:“確實過了百萬臺,但缺貨還是嚴重,我們正在拼命催單,請大家耐心等等。”

點評:據悉,小米14不僅搭載小米澎湃OS,而且全系首發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臺,並在行業內率先落地了AI端側大模型。此次銷量超100萬臺,體現了小米集團的高端化戰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運營舉措

上汽集團(SH 600104):上汽通用汽車軟件及數字化中心正式成立

11月8日,上汽通用汽車軟件及數字化中心在上海浦東金橋正式成立。該中心作爲上汽通用汽車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將爲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網聯功能和數字化服務,併爲上汽通用汽車在電動智能新賽道上的持續提速發展提供全新動能。據悉,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車在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新技術領域的總投入將達700億元。

點評:該中心的成立,是上汽集團在智能網聯領域的又一重要舉措,將爲上汽通用汽車提供更強的軟件研發能力和數字化服務能力,提升用戶體驗和品牌競爭力,助力上汽通用汽車在電動智能新賽道上的快速發展。

產業拓展

聯想集團(HK 00992):零碳智造工廠在天津全面落成,預計年產300萬臺電腦及智能設備

11月6日,聯想集團創新產業園(天津)全面落成。產業園位於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佔地11.2萬平方米,總投資超18億元,將帶動京津冀地區超千人就業,未來將年產300萬臺電腦及智能設備。據悉,產業園以“綠色零碳、智能製造”爲核心定位,集生產製造、研發實驗、數字化展示於一體。

點評:聯想集團在天津建立創新產業園,是其對原有PC及智能設備產業的擴產和升級。這一舉措不僅有利於聯想集團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也體現了其對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的重視,符合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

技術創新

晶科能源(SH 688223):刷新目前全球組件最高效率紀錄

近日,經TUV南德認證,晶科能源N型TOPCon大面積光伏組件最高轉換效率達到24.76%,刷新了迄今爲止有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的全球組件最高效率紀錄。

點評:N型TOPCon是一種高效、低衰減、高可靠的光伏電池技術。晶科能源此次刷新了全球組件最高效率紀錄,展現了其在N型TOPCon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創新能力。

中國石化(SH 600028):公司研發的我國首套環氧丁烷裝置成功投產

近日,我國首套4000噸/年CHP(過氧化氫異丙苯)法制環氧丁烷裝置在中國石化燕山石化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的高純度環氧丁烷產品。這是全球首套採用CHP法制備環氧丁烷的裝置,採用的是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技術。

點評:這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石化在精細化工領域的技術版圖,投產後將大幅提升環氧丁烷的國產化替代率,爲我國環氧丁烷下游產業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拓寬應用場景提供有力支撐。

人事變動

洋河股份(SZ 002304):聘任範曉路、陳太鬆、張學謙、宋志敏爲公司副總裁

11月10日,洋河股份發佈公告稱,林青和鄭步軍因工作調整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辭去上述職務後,林青仍擔任公司黨委委員、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及公司子公司蘇酒集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鄭步軍仍擔任公司黨委委員及公司泗陽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爲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運營能力,經公司總裁提名、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查並經第七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聘任範曉路、陳太鬆、張學謙、宋志敏爲公司副總裁。

點評:公告顯示,四位新任副總裁均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這次人事變動,將進一步提升洋河股份的管理效率和協同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洋河股份對未來發展戰略的佈局和執行。

高管資訊

格力電器(SZ 000651):董明珠首次回應孟羽童離職

今年5月,董明珠的網紅祕書孟羽童離職引發全網熱議。據證券日報報道,11月6日,董明珠在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網紅員工問題時,正式做出回應稱,“你不可能在格力這個平臺上,然後到外面去做廣告,這肯定是不合規的”。

點評:員工頻繁曠工、接私活等行爲,可能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與價值觀。董明珠的言論強調了員工品質和誠信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她對格力員工的標準和要求。

聯想集團(HK 00992):楊元慶表示,混合式人工智能加速大模型在行業落地

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會啓幕。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發表了題爲《發展混合式人工智能,提速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演講。楊元慶提出,通過公共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包括企業級大模型和個人大模型的混合應用,能夠有效地揚長避短,推動大模型加速實現產業化應用,讓企業和個人沒有後顧之憂地享受大模型帶來的效率紅利,讓數字經濟更好地爲實體經濟發展服務。

點評:楊元慶的演講體現了聯想集團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思考和佈局,也爲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據悉,聯想近年來基於“端-邊-雲-網-智”的技術架構,持續構建了包括人工智能導向(AI-ready)、人工智能優化(AI-optimized)、人工智能賦能(AI-enabled)的終端、基礎設施和方案服務在內的全景式人工智能業務生態。

重要合作

建設銀行(SH 601939):與恒生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

11月9日,建設銀行與恒生銀行在上海簽署合作備忘錄。據悉,該合作備忘錄意在進一步加強互惠合作,助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後續恒生銀行、建設銀行及恒生全資附屬公司─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將組成戰略合作伙伴,結合三方在內地及香港的專長、經驗和專業優勢,着重在數字人民幣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協力探索數字人民幣跨境服務,共同推動數字人民幣業務發展。

點評:建設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也是首批數字人民幣指定運營機構之一;恒生銀行作爲滙豐集團旗下銀行,在中國香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合作的意義在於,兩行可以結合各自在內地和香港的市場優勢、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共同打造數字人民幣跨境服務的創新模式,爲客戶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智能的支付體驗。

上海醫藥(SH 601607):與賽諾菲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11月6日,上海醫藥與賽諾菲中國在上海第六屆進博會現場達成了戰略合作。據悉,雙方將在重點疾病領域進行全渠道、全國範圍內的廣泛合作,共同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共同構建從進口、經銷到終端銷售的端到端價值鏈體系。

點評:上海醫藥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位列《財富》世界500強與全球製藥企業50強;賽諾菲是全球領先的創新醫藥健康企業,也是改革開放後首批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之一。雙方合作能夠更好地推動重點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的引進、分銷和銷售,提高藥物的可及性和質量,滿足中國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