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忌諱的就是過於圓滿,不信你看看身邊的人,有人婚姻不好,但是子女很優秀,有人婚姻很好,但他的身體不太好,有人事業很順,但是家庭不和睦,有人家庭和睦,日子卻過的很清貧。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求缺不求滿,福不可享盡,讓三分給他人,利不可佔盡,留三分給他人,功不可貪盡,分三分給他人,若福祿壽俱全,就佈施送給他人。”
 
一段話,真的發人深省!
 
人生,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凡事總有缺憾。
 
所謂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這世上的事,都忌諱太滿,不可太過,否則物極必反。
 
所以老人們常講,有話莫說盡,有錢莫用盡,有權莫使盡,有福莫享盡。
 
其實都在告誡我們,人生別求滿,求滿,終是憾。
 
這世間的所有事,都講求一個平衡。
 
就像楊絳先生講的: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得到金錢,擁有金錢未必擁有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願以償。”
 
老天的安排,是比人更妙的,所有的安排,都自有它的道理。
 
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很多時候,得到的未必是福,失去的也未必是禍。
 
就像月滿了就要缺,人聚了就要散一樣,百花盛放,盛極一時,但離凋謝也不遠了。
 
所以做人,得知道“求缺惜福”。
 
這世間的平衡法則,就是能量守恆。
 
世界就像一個圓圈,人每擁有一樣東西,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所以很多事,或許不圓滿,但所謂缺憾,從另一角度看,可能讓我們躲過了一劫,不是嗎?
 
人世間的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在這裏虧了,就會在另外的地方補上。
 
人生路上,各有輪迴,別因爲暫時的失去,就自暴自棄,別因爲一時的錯過,就眼紅他人。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時機,時機未到,再費盡心機也徒勞,時機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所以凡事,別憂,別急,專注當下,把人做好,把事做好,其餘的,順其自然。
 
那些壓不垮你的,終會使你更強大,那些失去了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一輩子說穿了,求缺之人,纔有滿足感,惜福之人,纔有幸福感。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快樂,並非得到的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作家賈平凹曾說:會活的人,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捨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人生,不就是一場在得失間的修行嗎?
 
一個人能得到多少,往往取決於他能捨棄多少。
 
慾望就像握在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它流失得越多;
 
只有當你張開手,甘願捨棄的時候,纔有機會去抓住另外屬於你的東西。
 
這一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求缺不求滿,利不佔盡,功不貪盡,福不享盡;
 
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就是朝着希望追逐的過程;

最好的時候,就是花未全開,月未圓的時候。

#每日早起打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