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麗珠集團公告,終止籌劃控股子公司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麗珠試劑)分拆至創業板上市,並申請在新三板掛牌。麗珠試劑本次掛牌後,將根據未來資本市場環境及戰略發展需要,擇機尋求在北交所上市。

麗珠試劑於2020年11月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截至11月11日,共提交了十二期輔導工作進展報告。截至11月11日,麗珠試劑尚未向深圳證券交易所及中國相關監管機構提交其他申請或備案。三年努力無果,麗珠試劑最終放棄衝擊創業板。

麗珠集團表示,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公司自身經營情況及未來業務戰略定位,統籌安排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經充分溝通與論證,公司決定終止控股子公司麗珠試劑分拆至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事項。

麗珠集團表示,本次終止麗珠試劑分拆上市,對公司及麗珠試劑的生產經營活動及財務狀況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整體的戰略規劃。

麗珠試劑自成立於1989 年至今一直專注於診斷試劑及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已構建了涵蓋酶聯免疫、膠體金快速檢測、化學發光、多重液相芯片技術、核酸檢測等在內的多方位技術平臺,涵蓋呼吸道感染、傳染性疾病、藥物濃度監測等領域。

上市公司麗珠集團直接持有麗珠試劑39.43%股權,爲麗珠試劑的控股股東,麗珠集團實際控制人朱保國爲麗珠試劑的實際控制人。此外,李琳、石劍峯、林豔、儲迅濤等自然人分別持股20.957%、10.323%、3.496%和2.590%;珠海麗英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啓新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熠臣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啓靖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合夥企業分別持股9.025%、4.047%、1.485%和1.391%。

新冠疫情爆發後,麗珠試劑搭上核酸檢測概念快車,業績就此一路高歌。據麗珠集團2020年年報,麗珠試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達13.93億元和5.49億元。也是在這一年,麗珠試劑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不過,麗珠試劑這一業績是無法持續的。到了2021年,麗珠試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已降回7.29億元和5859.47萬元。

到了2023年,據2023年半年報披露,麗珠試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爲3.01億元和2581.21萬元。實際上,以半年度作爲橫向比較,麗珠試劑的淨利潤相比於疫情前的業績厚度是在削薄的。而這其實也是整個市場環境因集採與部分龍頭廠商降價所致,整個行業的利潤厚度走向以價換量。特別是,體外診斷試劑中游廠商們在集採的大背景之下以無法沿用傳統的商業模式,急需“轉型升級”。

據艾瑞諮詢,在實行技耗分離之後,醫保局分別向醫療機構和代理商支付服務費用9元和試劑費用1元,代理商和廠家能夠接觸到的費用由10元驟減爲1元,傳統商業模式(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之中,醫保局會將檢測總費用10元統一支付給醫療機構)難以持續,迫使廠家和代理商必須尋求新的盈利點,即廠家需要思考如何在現有商業模式體系內降本增效,代理商則需要思考在高毛利向低毛利轉換的過程之中,如何做好終端客情關係,鏈接更多的應用場景。

實際上,細分領域來看,技術含量較低的生化診斷、血液診斷、酶聯免疫基本完成國產替代,形成等邁瑞醫療達安基因安圖生物、新產業、萬孚生物等國產品牌爲主的競爭格局。而在技術含量較高的化學發光、分子診斷、以及POCT等領域,海外領軍企業如雅培、羅氏、丹納赫(貝克曼)、西門子仍然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不過,麗珠試劑最終放棄衝擊創業板也或更大可能是因爲上市收緊。2022年11月22日,針對部分擬上市公司其業務和收入涉及核酸檢測,滬深交易所於當天連夜回應,高度關注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覈。深交所表示,高度關注相關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依據創業板發行上市條件和審覈標準,對有關公司的申請進行了認真審覈,重點關注了其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以及剔除該等業務收入後公司是否仍滿足發行上市條件等,要求公司進行了充分披露。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