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核心觀點:偏空   籽棉收購價企穩,交售過半,收購價格明朗。盤面受美棉下跌、國內拋儲延續及下游負反饋等因素壓制明顯。

月差:中性  關注5-9反套。

現貨:偏多  盤面企穩,基差小幅走縮。新棉銷售基差在700元/噸。

進口棉:偏空  內外棉進口窗口打開,配額內存在進口棉套利空間,預期10月進口量達20萬噸。

進口棉紗:中性  進口紗利潤擴大,但是棉紗變現難度加大,預計11月以後進口紗到港減少。

庫存:偏空  1)紡企原料庫存下降、棉紗成品庫存上升;2)坯布庫存累庫速度加快,紗線補庫意願極低。

新年度種植預期:偏空  USDA11月報告,全球方面,2023/24年度消費量下降,產量和庫存增加,整體影響偏空;美棉產量小幅調增,影響偏空。

全球終端消費:偏空  美國服裝及服裝面料批發商庫存下降緩慢,依然處於高位(偏空),我國棉紡出口東南亞份額上升,但是歐美日韓份額下滑(中性)。東南亞、國內紗線開機率依然高位維持(偏多),內外盤紗價走勢疲弱(偏空)。

宏觀:中性偏空  國內10月出口、通脹等數據不佳壓制市場情緒,債市資金寬鬆但情緒平淡,維持震盪走勢;海外方面,各類資產整體上延續非農走弱後的走勢。

全球:USDA11月報影響偏空

全球 - 產量調增,消費調減,影響偏空

  • USDA11月報,全球方面2023/24年度消費量下降,產量和庫存增加。期初庫存增加4.5萬噸,來自上一年度印度棉產量調增;產量方面調增18.6萬噸,消費減少10.6萬噸,來自越南、土耳其和美國。進出口貿易影響不大。整體期末庫存增加34.2萬噸,整體影響偏空。

美國 - USDA影響偏空

  • 美棉產量小幅調增5.9萬噸,由於得州產量調減被其他地區增加抵消。國內消費小幅下調2.2萬噸,出口預期未變。整體期末庫存預期增加8.7萬噸,影響偏空。2023/24年度陸地棉平均價格下滑3美分至77美分/磅。

美棉 - 優良率處於低位

  • 美國農業部(USDA)在每週作物生長報告中公佈稱,截至2023年11月5日當週,美國棉花收割率爲57%,前一週爲49%.去年同期爲61%,五年均值爲55%。

  • 截至當周,美國棉花盛鈴率爲95%,上一週爲93%,上年同期爲99%,五年均值爲97%。

美棉出口週報:簽約、裝運下降

  • 據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顯示,2023年10月27日-11月2日,2023/24年度美國陸地棉出口簽約量89710噸較前周下降14%,但明顯高於前4周平均水平,主要買家中國(59020噸)。

  • 2023/24年度美國陸地棉出口裝運量20566噸,爲銷售年度最低水平,較前周下降31%,較前4周平均水平下降18%,主要運往中國(4858噸)。

  • 2024/25年度美國陸地棉出口簽約量10102噸,主要買家巴基斯坦(9988噸)、日本(114噸)。

中國成爲巴西棉10月出口最大買家

  • 巴西國家棉花委員會(CONAB, 官方預測機構)已發佈了其2023/24季的最新月度數據,皮棉產量預計上調3.75萬噸,達303.99萬噸。增產主要來自於種植面積的增加,種植面積達到1,733,100公頃,比上一季增長了4.2%。

  • USDA11月月報對巴西未做出調整。

  • 根據外貿祕書處(SECEX)的數據,巴西原棉準確的出貨量爲225,681噸。中國佔據了十月出口的絕大部分份額,達到162,293噸,佔比近72%。

東南亞紗線情況

  • 開機來看,印度和越南開機開機繼續下滑,巴基斯坦開機率上升。

  • 外盤價格繼續下行,越南受美棉影響下跌比較明顯,紗廠心態較爲焦慮,印度價格表現偏弱,高價紗有回落現象;船期來看,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以11月末和12月爲主。

印度 - 期末庫存小幅調增

  • USDA11月報告暫時沒有對2023/24年度印度棉產量調整,期初庫存繼續小幅調增,出口減少4.3萬噸,整體期末庫存上升6.5萬噸,影響偏空。

中國:下游疲弱延續

中國 -  國儲補庫預期下調增進口量

  • USDA11月月報調增了中國進口,相應期末庫存也調增。增加進口的動能主要來自於國儲儲備補庫。

收購高峯期已過,1-5在150-200區間維持平衡

  • 北疆機採棉掛牌價爲7.45元/公斤左右;南疆多集中在7.2元左右。

  • 關於1-5價差,在主觀預期1月銷售基差在500的背景之下,1-5價差在250以上大概率觸頂,但是考慮到低價差介入接貨意願強烈,因此價差回調空間有限。

拋儲持續的政策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   拋儲上週成交情況

  • 掛牌量:從9.4起掛牌量增至2萬噸/天,從11.6期,掛牌量下調至1.2萬噸/天。

  • 成交量:8月累計成交25.6萬噸,9月累計成交32.94萬噸,10月累計成交25.11萬噸。

  • 成交均價:16100-16200元/噸;

  • 本週拋儲底價:16305元/噸。

數據來源: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下游負荷:繼續小幅下滑

  • 截至11月10日,棉紗廠開機負荷爲49.7%;棉布開機爲54.4%,出現減停產現象,開機率下滑。

紡織產業鏈庫存:成品累庫速度加快

  • 截至11月10日,紡紗廠原料庫存爲28.4天,成品庫存32天,原料庫存下降、成品庫存上升。織布廠棉紗庫存爲5.6天,織布廠全棉坯布成品庫存32.2天,原料庫存繼續下降,隨用隨買。成品庫存積累速度有所加快,織廠積極去庫維持現金流。坯布維持虧損或在盈虧線附近。

輕紡城成交情況

  • 輕紡城成交回落至過去五年均值水平下方,棉布相較於化纖布明顯疲弱。

  • 全棉坯布出貨緩慢,織廠庫存增加。11月純棉坯布市場維持傳統淡季,需求疲弱,在機訂單及新訂單增量均不足,坯布織廠表示近期詢價現象稀少,且下游觀觀望氣氛濃。

棉紗:下跌持續,新疆紡紗利潤小幅縮窄

  • 上週純棉紗市場交投氣氛變化不大,依舊維持清淡,但跌勢有所放緩,大型紡企及貿易商拋貨持續,個別出貨不佳仍在繼續調低價格。

  • 由於棉紗價格的不斷下跌,紡企虧損擴大,內地虧損幅度擴大至1300元/噸,虧損持續達半年;新疆自有紗廠紡紗利潤在1000元/噸左右。

棉紗進口:進口利潤顯現,但是變現難度增大

  • 隨着美棉及印度棉價格下跌,外紗出廠價大多跟隨下調,部分規格與國產紗近期生產成本相較出現一定優勢,進口紗即期利潤達到1400元/噸以上,市場訂貨抄底心態顯現。但考慮到棉紗流通性緊縮後變現難度激增,貿易環節及供應鏈資金壓力仍然較大,開證機構風控逐漸趨嚴,或限制後續進口紗補貨積極性及資金槓桿使用。

價差&持倉

月間價差:關注5-9反套

  • 鄭棉盤面在15600-15800元/噸震盪,1月基差在1271元/噸附近。

  • 新棉銷售基差目前處於500-700元/噸,基於1月基差在500的主觀判斷下,1-5價差高點在250附近。

  • 中期維持反套觀點,關注5-9反套。

進口窗口打開,進口棉放量持續

  • 近期外棉大幅走弱,內外價差走擴至3723元/噸。滑準稅下,進口利潤約1160元/噸。

  • 2022/23年度累計進口143萬噸,2023年1-9月累計進口110萬噸,9月以後進口棉放量,預期10月進口量達20萬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