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季節,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廣泛關注。近期以來,支原體引起的肺炎病例增多,多地兒科門診出現就醫擁擠現象。

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舉行發佈會。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介紹說,支原體肺炎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體,北方地區在秋冬季流行。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流行中,3歲以下的兒童也有感染,呈現低齡化的趨勢,但是從病情上來講沒有明顯加重。

傳播力強、潛伏期長,加之兒童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共同導致了兒童的易感現象。

根據2016年中國社區獲得性肺炎指南以及有關數據監測,肺炎支原體是我國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每年秋冬季高發,兒童和青少年易感。肺炎支原體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因此在無防護的情況下,在人口密集場所,比方說幼兒園、學校會導致集中流行。家庭成員感染支原體也是比較常見的。

支原體感染的潛伏期相對比較長,通常是1-4周,平均大概3周左右。病原體的攜帶者還有患病的人羣都具有一定的傳播性,因此這種時候交叉感染的機會就會比較多。

此外,兒童免疫系統發育得不夠健全,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都不是很成熟,包括孩子咳嗽反射相對比較弱;呼吸道纖毛運動功能也不是那麼足,包括免疫球蛋白水平也偏低,都有可能容易造成感染。

近期很多網友表示自己全家都感染了支原體肺炎,但也有人認爲很多成年人感染的其實是新冠。對此,童朝暉以北京朝陽醫院舉例說,近期支原體核酸檢測檢出率,成人是5.59%,兒童是40.34%;流感抗原檢出陽性成人是29.67%,兒童是4.94%。

童朝暉表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體、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狀相似,可以通過抗原以及核酸檢測的方式來明確病原學診斷。公衆應該在確認病原學以後再用藥,而不是靠猜想濫用藥。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晁爽近日在一場研討會上亦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並非最近所有的肺炎案例,都是支原體導致的,其他可能引發兒童肺炎的病原體還包括肺炎鏈球菌、B型流感嗜血桿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晁爽說。

晁爽認爲,大家把支原體傳得特別可怕,彷彿是繼新冠之後又來了新的病原體,但事實並非如此,支原體感染其實早就已爲人所知,每3到5年會迎來一波流行。不過,“最近剛好趕上流行期。”

在今冬多種呼吸道病毒同時流行的背景下,人羣會有疊加感染的風險嗎?

童朝暉認爲,甲型和乙型流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等都是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有些病原體在人羣呼吸道中有一定的定植,所以它可能和人體共存。在冬季氣候乾燥氣溫低的情況下,感染人體的機會會增加。因此臨牀上會出現兩種和以上病原體被檢測出來的可能。

“但是這種情況還是非常少見,而且它不一定是和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 童朝暉強調。

童朝暉提出,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不需要都進行抗病毒治療,進行對症緩解症狀治療就能康復。

不過,對於老年人、5歲以下兒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羣,童朝暉建議,應該及時就醫,醫生幫助大家判斷病情,然後進行相應的治療。

童朝暉強調,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肺炎支原體感染都會引起肺炎,只有極少數的孩子可能會發生重症。但另一方面,肺炎支原體在肺內和肺外引起的併發症應得到重視。肺內包括可能會導致塑型性支氣管炎、胸腔積液或者壞死性肺炎,在肺外有可能會累及我們的神經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包括循環系統等等,也有可能會引起皮膚黏膜損害或者關節炎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