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行情

滬指窄幅震盪漲0.25%,鴻蒙概念股集體爆發

1,三大指數今日窄幅震盪,黃白二線分化明顯,題材概念表現活躍。

2,鴻蒙概念股集體爆發,九聯科技、軟通動力20cm漲停,傳智教育、盛通股份封板,測繪股份漲超10%。

3,衛星互聯網板塊走高,多倫科技、達華智能、雷科防務漲停,佳緣科技、西測測試漲超10%。

4,下跌方面,高位股繼續退潮,東莞控股、迪貝電氣跌停,春秋電子、鋒龍股份、通達電氣、聖龍股份跌超8%。

5,個股漲多跌少。截止收盤滬指漲0.25%,深成指漲0.1%,創業板指漲0.2%。

6,主要行業ETF漲跌不一,軍工龍頭ETF漲超3%,軍工ETF漲超3%,創新藥ETF跌超1%,醫藥衛生ETF跌今明1%。

7,以每日額度餘額口徑,北向資金截至A股收盤淨流入13億元;以買賣成交額口徑,北向資金淨賣出14億元。

(華爾街見聞)

恒生指數收盤漲1.3%,恒生科技指數漲2.28%

科技股多數上漲,快手漲近5%,嗶哩嗶哩、百度集團漲超3%,騰訊控股漲超2%。部分地產股走低,融創中國跌近6%,旭輝控股集團跌超4%。

(華爾街見聞)

行業動態

中庚基金丘棟榮:機會不斷湧現 當下不妨“貪婪”一些

站在當前時點,展望後市,丘棟榮非常鮮明地亮出了觀點:“經濟正穩步復甦,其中宏觀經濟數據、中觀與微觀的商品庫存以及價格數據均有所改善,疊加近期利好政策頻出,經濟將持續改善。”丘棟榮進一步分析稱,從全球來看,A股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權益類資產隱含回報水平較高。與此同時,港股整體估值處於歷史極低水平,並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值得重點配置。

在丘棟榮看來,當下要更貪婪一些、更激進一些,把預期收益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不只是想獲得穩定的分紅收益。“一旦這種機會擺在面前,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能浪費倉位。具體來看,要把預期回報和股價的高彈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容忍波動性和流動性的風險,以及某種程度上的不確定性。爲了這個目標,我們會犧牲和放棄很多其他的資產,比如高分紅、低估值的傳統價值股,即使它們不貴也沒有很多估值泡沫。”

(上海證券報)

行業生態持續優化 私募管理人註銷數量已超去年

截至11月3日,今年以來私募管理人註銷數量高達2385家,已超過去年全年的2210家。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發佈公告稱,將註銷3傢俬募管理人登記。至此,今年以來私募基金管理人註銷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僞私募、亂私募加速出清。業內人士表示,在嚴監管背景下,私募業正逐步走上規範發展的道路,未來機構之間將圍繞合規性、專業性、客戶服務水平等,在綜合實力上進行較量。

(上海證券報)

基金降費潮蔓延至低費率產品 基民最在意還是收益率

另有基金業內人士認爲,下調基金費率勢必會受到投資者歡迎,不過管理費率低的產品卻未必會受到投資者青睞,投資者最看重的還是產品收益率。如今年三季度主動權益基金雖然普遍降低費率,但是並未阻擋規模的持續下滑。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合計規模達4.2萬億元,較上季度減少4112.06億元,連續2個季度出現下滑。

要真正增加基民的獲得感,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基金的管理費用通常用於支付基金經理的薪酬、研究及數據分析、交易及經紀手續費、營銷成本等,是產品運作資金的重要來源。

(證券時報)

QDII基金體量大增 新發種類豐富多樣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QDII整體資產規模約爲3500億元,而在2019年末,該數值尚不滿1000億元,三年多的時間內份額已增4倍有餘。

當前,QDII基金“上新”力度依舊不減,多隻QDII基金處於申報待批階段。從名稱上來看,除了傳統意義的各類寬基指數基金,比如標普500指數ETF、納斯達克100ETF,或醫藥主題基金、黃金主題基金等,QDII基金新品還涉及了電競主題基金、人工智能主題基金等,花樣繁多。

(證券時報)

公募FOF總規模年內持續下降 富國基金等10家機構正在積極佈局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12日,公募FOF總規模爲1678億元,較年初下降近250億元。其中,混合型FOF規模下降最多,最新規模爲1628億元,較年初下降243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目前仍有10家公募基金積極佈局,包括富國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和中銀基金等。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較其他類基金髮展,公募FOF還屬於新興產品,加之本身雙重收費和投資能力等劣勢,讓持有人獲得感不高,這是公募FOF發展存在侷限性的主因。但隨着體驗感和參與度的提升,預期未來公募FOF規模和產品數量將會改觀。

(證券日報)

百億級私募業績出爐 後市鎖定低估值板塊

10月市場跌宕起伏,百億級私募業績有所承壓。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今年以來百億級私募業績整體小幅回撤,和前三個季度相比,平均收益由正轉負。

不過,業績承壓的百億級私募對後市並不悲觀。在他們看來,經過前期調整,A股和港股投資性價比顯著提升。與此同時,隨着國內經濟穩步復甦、美聯儲加息拐點漸近等積極因素的出現,權益市場迎來入場良機。具體到投資機會,醫藥、消費電子等前期調整較大的板塊備受私募青睞。

(上海證券報)

公募基金費率改革衝擊券商研究業務,“投行+投研+投資”聯動或將重塑券業研究生態

基金費改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券商研究業務收入。一位中型券商高管表達了擔憂:“(基金費改)對於部分大中型券商,也許會造成業務收入減半,但對於一些小券商研究所來說,可能直接關係到生死存亡。”

不過,“危機”總會伴隨“轉機”,基金費改或將進一步推動券商重新思考研究業務的自身定位、探索轉型發展新方向。《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中瞭解到,目前,有具體動作的公募基金公司及券商研究所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還是以觀望爲主。不過,證券行業“研究換佣金”的經營模式正在悄然生變,同時賣方研究競爭愈加激烈,“投行+投研+投資”三投聯動或將重塑行業生態

(證券日報)

市場反彈基金“回血” 超500只年內收益“轉正”

隨着A股觸底反彈,96%以上的主動權益型基金淨值開始“回血”,其中單位淨值漲幅超過15%的基金共計22只;還有超過1000只權益類基金年內回報率爲正值,其中17只基金收益率甚至超25%。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10日,年內收益率爲正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共計1055只(區分不同份額類別),而在10月23日這一數量僅爲487只,也就是說有超500只基金期間收益率“回正”。

(證券時報·e公司)

今年以來超200只基金清盤,部分產品成立不足一年

在二級市場持續震盪的背景下,今年以來基金清盤數量維持較高水平。Wind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年內公募基金清盤數量爲224只,其中部分產品成立時間不足一年。從清盤類型來看,近六成公募基金選擇“主動離場”,規模和業績雙降的“迷你基”仍佔主流。業內人士認爲,隨着公募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清盤是基金行業“新陳代謝”的合理表現。

(經濟參考報)

公司動態

5000萬!這家頭部公募官宣 “有信心”!兩輪自購潮已超30億

11月13日,興證全球基金髮布公告稱,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以及公司主動投資能力的信心,公司擬運用固有資金在募集期內認購興證全球可持續投資三年定開混合基金5000萬元。

10月29日以來,公募基金行業開啓新一輪“自購潮”。截至發稿,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中歐基金、鵬華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安基金、興業基金、興證全球基金等多家公募機構已陸續發佈自購旗下基金公告,合計規模接近20億元。此外,今年8月,公募行業也曾上演過一輪“自購潮”,兩輪“自購潮”過後,已官宣的公募基金自購資金規模突破30億元。

(券商中國)

九泰基金一年內主要業務人員變動超30%

11月11日,九泰基金髮布公告稱,公司最近12個月內主要業務人員變動超過百分之三十,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予以披露,該變動未影響公司正常運營。今年以來,九泰基金管理層頻頻變更。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九泰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爲16.65億元,管理基金數23只。九鼎投資的定期報告顯示,其參股的九泰基金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103.97萬元。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媒體出身任醫藥公募基金經理,民生加銀基金尹濤引發爭議

《壹財信》用炒股軟件統計了目前內地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累計淨值情況,在主題類公募產品中,民生加銀醫藥健康的最新淨值和累計淨值均爲0.4397元,暫時排在倒數第一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該基金的現任也是第三任基金經理尹濤8月下旬走馬上任,但這位任職一年零兩個月的新人,此前曾是某證券報的記者。

從簡歷上看,他和醫藥領域似乎扯不上太多的瓜葛,在去年接手的兩隻基金今年迄今淨值下跌也是超過了18%。

(壹財信)

重倉“踩雷”正元智慧:光大保德信基金合規風控是否存漏洞?

11月9日晚,正元智慧公告稱,其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被採取強制措施。11月10日,正元智慧股價“20cm”跌停,最近五個交易日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30%。

麪包財經研究發現,2023年三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三隻產品持有正元智慧。其中,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債券爲該公司第五大股東,該基金年內淨值回撤1.45%,跑輸業績基準超5個百分點,同類排名745/891。

(麪包財經)

產品動態

又有績優基金加碼限購 2萬元!

本週一(11月13日)華夏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華夏新錦繡基金即日起調整申購、定期定額申購及轉換轉入業務上限,A類或C類基金份額的合計申請金額各類別均應不超過人民幣2萬元。這是該基金年內第二次限購,此前2月份限購金額爲100萬元。

實際上,今年有一些權益類基金在震盪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業績,受到投資者青睞,部分績優基金髮布公告暫停大額申購,我們一起來看看。

(中國基金報)

“網紅基金”一日售罄 低費率基金迎來降費潮

儘管新基金髮行整體低迷,但絲毫不影響部分“網紅基金”的強勢表現。日前,作爲市場裏的“網紅基金”之一,東興興瑞一年定開債基僅僅打開申購一天,便發生了“一日售罄”,從而引發市場關注。不過,降費潮已經蔓延到低費率基金,這對中小基金公司的壓力可想而知。

(周到)

人事變動

33位基金經理發生任職變動

今天(11.13)有29只基金產品發佈基金經理離職公告,從變動原因上來看,有9位基金經理是由於工作變動從管理的20只基金產品中離職的,有6位基金經理是由於產品到期從管理的9只基金產品中離職的。

(巨靈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