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糧網

自從新季玉米上市以來,玉米現貨價格從9月初的最高點2938元/噸,一路下跌至10月底的2645元/噸,跌幅達到了10%左右。進入11月,玉米現貨價格止跌企穩,小幅回升。截止11月9日,玉米現貨全國均價分別爲2660元/噸,較10月底的現貨價格上漲15元/噸,實現價格七連漲。從盤面上看,玉米主力C2401合約在10月19日跌破2500元/噸後,開始震盪上行,在11月6日達到階段性高點2675元/噸,漲幅達到7%,隨後窄幅震盪,截止11月9日收盤,收盤價報2547元/噸。

進入11月,玉米價格呈現出企穩築底,突破上行的趨勢。究其原因,我們認爲在當前階段,對玉米價格起到關鍵作用的是深加工領域。首先,相較於飼料企業,深加工企業玉米日用量大。東北典型深加工企業單廠的每日玉米消耗量在3000噸以上,個別大型企業日用量甚至在5000-8000噸,而飼用企業單廠的每日玉米消耗量僅在100-200噸;山東典型深加工企業單廠的每日玉米消耗量在2000噸以上,個別大型企業日用量甚至在5000-7000噸,而飼用企業單廠的每日玉米消耗量僅在300-500噸;河北典型深加工企業單廠的每日玉米消耗量在2000噸以上,個別大型企業日用量甚至在4000-6000噸,而飼用企業單廠的每日玉米消耗量僅在100-200噸,故現階段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在短期內對玉米價格影響更大。其次,隨着玉米現貨價格跌至階段性低點,深加工企業利潤有了明顯的好轉,開機率和玉米消耗量呈現上升趨勢。據調研瞭解,當前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基本滿負荷運作,對玉米的邊際需求量相較於飼料企業有明顯的提升。最後,隨着天氣逐漸變冷,東北華北地區雨雪天氣會更加頻繁,一方面,溫度下降有利於農戶存糧,農戶也會視收購價格高低採取不同售糧策略,或階段性影響玉米供給,另一方面,雨雪天氣會嚴重影響物流運輸,造成物流成本增長,據調研瞭解,黑龍江東部運往山東濰坊玉米運費在11月6-7日最高達到400元/噸,較正常天氣運費增加60%,進一步提升了玉米的收購價格。

綜上,現階段需重點關注深加工企業的收購價格,與此相關的深加工利潤和玉米消耗量也需重點關注。後續隨着可能的天氣擾動以及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深加工企業會在保持日用玉米消耗量的基礎上適當建立安全庫存,所以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也應當重點關注。盤面策略上:近期,玉米2401合約企穩築底,震盪上行,操作上,由於新季玉米的供應壓力集中在年前年後階段,1月、3月供應壓力預計較大,故建議短期波段操作爲主,逢低做多,建議在盤面上靠近種植成本2500元左右嘗試做多C2401合約,階段性高點爲2600元附近。

一、深加工企業加工利潤好轉,開機率消耗量上升

2022年,受疫情的持續影響,消費者減少深加工產品及其相關產品的消費,疫情過後,各方面開始復甦,深加工下游企業開始去疫情期間爲應對各種突發因素而準備的額外庫存。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深加工消費是比較差的,深加工企業加工利潤基本在虧損狀態。隨着今年新季玉米豐產,從下半年開始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新季玉米陸續上市,玉米供應壓力增大,玉米現貨價格從9月初開始一路下跌,這在成本端給予深加工企業利好,另外隨着天氣轉冷以及四季度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玉米澱粉出廠價也有所上升。深加工企業加工利潤普遍從9月份開始由負轉正,截止11月9日,山東地區玉米澱粉深加工利潤爲84元/噸,河北地區玉米澱粉深加工利潤爲105元/噸,黑龍江地區玉米澱粉深加工利潤爲148元/噸,吉林地區玉米澱粉深加工利潤爲95元/噸;深加工企業開機率和玉米消耗量也振盪上升。

據最新調研情況顯示,山東地區是玉米深加工規模最大的地區,深加工企業產能佔全國約40%-50%,是我國玉米深加工生產和消費最有代表的地區之一。現階段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普遍滿負荷運轉,開足馬力生產。山東典型深加工企業單廠的每日玉米消耗量在2000噸左右,個別大型企業日用量甚至達到5000-7000噸。某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現階段玉米單日消耗量在6800-6900噸,另外後續還要防止價格的不利波動建立10萬噸的安全庫存,在目前新糧上市水分較大,乾糧(15水以內)相對較少的情況下,預計收購價格還會進一步走高。

圖1:我國玉米深加工產品分佈圖

數據來源:紫金天風期貨 

圖2:二級玉米澱粉出廠價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

圖3:玉米澱粉企業加工利潤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4:樣本企業玉米澱粉開機率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5:樣本企業玉米消耗量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6: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二、飼用企業維持剛性需求,邊際增量較少

據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聯合發佈2023年9月份生豬產品數據顯示,三季度末能繁母豬存欄4240萬頭,環比下降1.3%,同比下降2.8%;生豬存欄44229萬頭,環比增長1.6%,同比下降0.4%;2023年前三季度生豬出欄53723萬頭,同比增長3.3%。

價格方面,9月份全國生豬出場價格16.76元/公斤,環比下降2.0%,同比下降30.5%。成本收益方面,9月份豬糧比價5.74,環比下降2.2%,同比下降31.9%;9月份散養生豬每頭成本2261元,環比下降0.6%,同比增長0.8%;規模養殖生豬每頭成本2160元,環比下降0.2%,同比增長1.0%;9月份散養生豬每頭淨利潤虧損44元;規模養殖生豬每頭淨利潤虧損118元。

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豬飼料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產量達10660萬噸,同比增長10.3%。其中,仔豬飼料、母豬飼料、育肥豬飼料同比分別增長9.5%、9.1%、12.6%。今年1—7月,豬價持續低位運行,生豬養殖連續長時間虧損,豬飼料需求環比波動回落,二季度3個月產量環比分別下降0.5%、1.8%、2.1%。進入三季度,由於豬價震盪上漲、生豬養殖出現扭虧跡象,生豬補欄和飼餵積極性提振,二次育肥比重增大,豬飼料產量環比連續三個月小幅增長,分別增長2.4%、6.7%、1.5%。

目前生豬產能去化依舊較慢,近期部分地區豬瘟使得一部分散戶被動去庫,對規模場影響較爲有限,生豬企業對飼料維持剛性需求。按照當前生豬供應過剩的趨勢,高存欄狀態仍需維持一段時間。目前來看市場供應充足,醃臘需求尚未大規模開啓,短期內向上驅動較爲艱難,豬價可能難有較好表現;另外據最新調研情況,許多飼料廠或多或少都有糙米合同,預估糙米還能用到明年2月份。總體來看,飼用方面對玉米的增量需求不大。後續重點關注二育入場的積極性和四季度消費旺季情況。

圖7:生豬產品數據(2023年9月)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

圖8: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養殖利潤(元/頭)

數據來源:紫金天風期貨

圖9:豬糧比價

數據來源: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0:能繁母豬存欄(萬頭)

數據來源:我的鋼鐵、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三、雨雪降溫天氣影響售糧進度和物流運輸11月6日,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黑龍江中東部和南部、吉林大部和遼寧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等麥區平均氣溫將比常年同期偏低1-3℃。據哈爾濱發佈,剛剛過去的6號那場降雪天氣,風大天寒雪勢強,哈市有22個站降雪量超過30毫米,已達24小時特大暴雪量標準,哈市9個縣(市)已超過歷史同期降雪量極值。預計8日全市自西向東再次出現中到大雪天氣。極端天氣對玉米供給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整體溫度下降有利於農戶存糧,因爲較高的溫度會讓玉米發生黴變,低溫可以抑制糧食的呼吸作用、延緩糧食陳化和品質劣變速度,保持糧食的新鮮度和食用品質。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農戶可以根據收購價格相機決定是否賣糧。根據最新的調研情況顯示,山東地區農戶售糧進度僅有20%左右,大量玉米存放於門口簍子當中,進行自然儲存晾曬,農戶售糧意願不高,或等待價格上漲再行售糧。其次,極端惡劣天氣會極大影響物流運輸,由於目前東北到華北玉米價格呈現順價狀態,前期有不少東北玉米糧源運到華北深加工企業,但最近幾日因暴雪天氣的影響,汽運運費最高達到了400元/噸(從黑龍江東部到濰坊),是平時價格(220-250元/噸)的1.6-1.8倍,極大地增加了運輸成本,山東地區深加工門前到車量在11月6日到車僅有80輛,創近三個月新低,深加工企業不得不提價收購,進一步抬高了玉米價格,截止11月9日,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平均收購價2692.5元/噸,較一週前2652元/噸,上漲了40.5元/噸。展望第四季度,要密切關注極端天氣對玉米供應的影響,天氣因素或成爲影響玉米價格的階段性關鍵因素。

圖11:農業氣象關注重點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

圖12:東北地區氣溫和降水情況

數據來源:我的鋼鐵、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3:華北地區氣溫和降水情況

數據來源: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4:山東深加工晨間到車量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5:山東深加工收購價格(元/噸)

數據來源: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