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等7家機構聯合發起的第四屆“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獲獎案例名單公佈,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支持開展的《蘋果收入險爲陝西省黃陵縣果農創新開啓“雙保險”案例---長江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獲評最佳減貧案例,並將收錄到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分享平臺。

黃陵蘋果收入險是在“有爲政府”政策引導下,通過“有效市場”,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進行金融助農探索實踐的典範。作爲全國首單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試點項目,也是全國首單鮮果類“保險+期貨”收入險項目,該項目創新地將“傳統保險”和“期貨市場”的功能充分發揮,通過“組合拳”實現了名符其實、完整意義上的“保險+期貨”,同時解決了果農“因災減產”和“價格波動”的雙重損失風險,有效穩定了農戶的綜合收入,成功開拓了金融助農新模式和鞏固減貧成果新抓手,爲中國和世界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條通過政府政策引導、運用金融市場進行助農減貧增收的新思路。

有效市場:期貨市場的金融扶貧社會責任擔當

蘋果是延安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位於延安市南端的黃陵縣目前蘋果種植面積25.8萬畝,蘋果產業是當地果農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85%來源於果業。紅通通的蘋果承載着農戶們沉甸甸的希望。然而,惡劣天氣和市場波動時常侵擾着這份希望。近年來,由於霜凍冰雹旱澇等自然災害以及市場價格波動,黃陵縣果農們面臨着“產量”和“價格”的雙重風險,嚴重挫傷了果農的種植積極性和自信心。以往,果農因收入不穩定返貧、甚至砍樹棄園的現象時有發生。

鄭商所通過積極的研發和籌備,於2017年12月推出全球首個鮮果類期貨品種——蘋果期貨,並於18年通過提供保費補貼方式,鼓勵期貨公司與當地政府和保險公司聯合開展“保險+期貨”試點,爲以延安蘋果爲代表的各蘋果主產區的金融幫扶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機。長江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期貨”)就是藉助這一契機,在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和鄭商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開啓了在延安地區踐行金融幫扶的歷程。

以長江期貨第三支部書記閆景壘和長江產業金融總經理盧夢驍爲代表的長江期貨“保險+期貨”團隊,在延安地區穩紮穩打,把工作做到田間地頭,通過打比方、舉例子等通俗易懂的方式,甚至用當地的土話,讓當地政府和農戶瞭解蘋果期貨的好處、瞭解國家“保險+期貨”的普惠金融助農政策;同時,通過住到交割庫、從往來的果農和客商獲取當地蘋果產銷情況等方法,來了解蘋果產業鏈和果農們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和人力,以延長爲根據地,在整個延安地區創新開展蘋果“保險+期貨”價格險項目和培訓宣傳工作,助推延安蘋果產業健康發展。爲之後在黃陵縣順利試點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打下了良好的羣衆基礎。

2021年,在鄭商所和延安市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長江期貨聯合人保財險在黃陵縣創新開展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爲果農提供“產量”和“價格”的“雙保險”。目前,項目已在黃陵縣連續開展三年。前期已結項的兩年試點項目共計承保約1.86萬畝、近2.8萬噸蘋果,覆蓋農戶約2000戶,保障金額達2億餘元,實現賠付734.17萬元。項目創新性地幫助黃陵縣果農規避了自然災害損失和市場價格波動的雙重風險,也有效防止了過去果農返貧的風險,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北巨頭村的果農李發元就是其中的一個受益果農,“去年(2021年)是黃陵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項目開展的第一年,我也是第一次參與。今年我還會繼續參加,因爲現在種蘋果風險真的很大,尤其是災害多,而且價格經常大漲大跌,參加‘保險+期貨’能夠讓我更安心。去年我受益了,今年肯定會動員身邊的果農積極參與。”2022年項目剛一啓動,老李就趁早在村裏報了名,給自家的7畝果園買了保險,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身邊的鄉親們介紹收入險給他收入帶來的增收效果。2022年底,保單到期,老李當初交了672元的保費,獲得了近3000元的保險賠償,再也不用擔心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的蘋果掙不到錢了。

黃陵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對果農收入的綜合保障效果明顯優於傳統的“保險+期貨”價格險,逐漸成爲黃陵果農穩收增收的有效途徑,在增強了黃陵縣蘋果產業抗風險管理能力的同時,反向推動了果農生產優質果、商品果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標準化管理,爲增強脫貧羣衆內生髮展動力提供了新經驗。項目受到各級政府及合作社的高度認可與關注。

長期以來,期貨交易所主動作爲,優先支持貧困地區開展“保險+期貨”試點,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期貨行業協會積極倡導行業力量開展扶貧工作,爲行業機構開展扶貧工作提供有效指導;期貨公司積極與當地政府和保險公司進行項目宣導、培訓和實施。實踐證明,“保險+期貨”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保險、期貨等金融資源整合,有效管理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有力服務“三農”發展的有效模式。

有爲政府:各級政府鼎力支持 果農切實受益

2016年以來,“保險+期貨”已連續8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部署擴大、優化“保險+期貨”服務三農工作。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 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和“要把增加脫貧羣衆收入作爲根本要求,要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羣衆內生髮展動力”。黃陵蘋果收入險先行先試,走在了優化“保險+期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增強農民羣衆內生髮展動力實踐的前列。

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期貨行業積極探索普惠金融功能與機制,發揮行業優勢,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陝西省、市、縣多級政府領導均對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項目的推進高度重視並多次批示爲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在相關地區進一步推廣提供了指導方向。

黃陵縣政府持續每年爲黃陵收入險項目提供財政補貼,並積極協助項目在當地的宣導和開展。2023年,陝西省和延安市財政也發佈政策,爲項目提供配套財政支持。

如今,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延安蘋果“保險+期貨”試點從保價格價到保收入,從最開始生根發芽的延長縣發展到遍佈延安地區的多個縣鎮,項目規模和區域都逐步擴大。果農不是蘋果期貨市場的直接參與者,卻成爲期貨市場的受益者。

我國蘋果種植區域廣泛,且其主產區與我國重點扶貧區域高度重合,因此蘋果又是天然的“扶貧果”。黃陵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項目的獲獎,是世界各國組織對中國金融減貧成果的認可,是期貨行業長期紮根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腳踏實地開展“保險+期貨”等精準扶貧工作的縮影。黃陵收入險項目作爲資本市場扶貧的代表者,講述了在“有爲政府”的引導下“有爲市場”實踐的中國減貧故事,向國際宣介了“看得懂、學得會、易推廣”的中國減貧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