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記者 陳佳怡

1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1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維持在2.50%。由於本月有8500億元MLF到期,本次MLF操作實現超額平價續作,淨投放規模達6000億元。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MLF大幅超額續作,有助於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釋放穩增長信號。後續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將與財政政策協同配合,降準仍可期待。

MLF超額續作6000億元

央行昨日公告稱,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對沖稅期高峯、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短期因素的影響,同時適當供應中長期基礎貨幣,當日央行開展4950億元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1450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爲1.80%、2.50%,與此前持平。

從量的角度看,鑑於本月有8500億元MLF到期,本次MLF操作淨投放量達6000億元。另據統計,本月MLF操作加量規模爲今年以來最大。

業內人士認爲,近期政府債券發行等因素對市場流動性帶來擾動,銀行體系資金需求有所增加。MLF大幅超額續作,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於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10月以來特殊再融資債密集發行,1萬億元國債預計於11月中下旬啓動發行,年內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量較大,信貸投放也有較大資金需求,中長期流動性仍面臨較大壓力。MLF大幅超額續作有助於強化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協同,爲寬財政、寬信用營造良好的環境。

“本月央行超額平價續作MLF,主要是短期市場‘主要矛盾’更多在量。”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近期繳稅、繳準、公開市場操作工具到期量大,政府債券發行量大,對市場流動性擾動影響較大。爲平穩中長期資金面,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領域的支持,預計央行可能適度增加長期限流動性投放。

從價的角度看,本月MLF利率持平上月,已連續3個月維持不變。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稱,考慮到6月和8月MLF操作利率連續下調,加之三季度以來經濟整體回升向好,因此,近期MLF操作利率不變符合預期。

後續降準仍在政策工具箱內

近期公佈的10月金融數據顯示有效融資需求仍待提振,疊加銀行體系自身“補水”需求、外部因素緩和等因素,市場上“降準”呼聲漸起。

多位市場人士認爲,當前正處於穩增長的關鍵階段,貨幣政策將加強與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預計降準仍在貨幣政策工具箱內。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着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更加註重做好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

“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仍然較多,貨幣政策進一步調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存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四季度應繼續加大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繼續推動政策利率下行,實施全面降準或定向降準,適度降低存款利率,壓降銀行資金成本,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5至10個基點,推動市場主體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進一步鞏固宏觀經濟恢復向好的態勢。

周茂華表示,當前國內宏觀政策重心繼續偏向穩增長,臨近年底,短期資金面擾動因素較多,需要關注政策跨週期調節,預計年底前後仍可能降準。

“當前至年底之間擇機降準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爲,本階段降準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緩解其淨息差的壓力,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考慮到1萬億元國債增發會給年末銀行體系流動性帶來進一步的壓力,降準可以更好地與財政政策進行配合,爲政府債券發行提供適宜的流動性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