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產業的中小企業,因受限於企業信譽程度相對較低、沒有太多的不動產做抵押,在融資時出現想借借不到,金融機構想貸不敢貸的怪圈。”11月16日,中國物資儲運協會祕書長張華在“2023中國金融倉儲創新發展大會暨華夏銀行產業數字金融峯會”上表示,探索金融倉儲的發展可爲中小企業融資開闢新天地

根據此次會議上發佈的《動產融資數字化倉儲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數據顯示,我國動產融資市場潛在需求達75萬億,市場潛力巨大、中小微企業動產融資需求迫切,動產融資面臨巨大的市場機遇。

另據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多家銀行正在探索通過數字技術等方式推動動產融資。如華夏銀行已依託數字技術、深挖數據價值、打造數字風控、創設數字信用而成的“數翼通”系列產品,通過具體業務實踐形成的體系化行業解決方案,已在高端製造、鋼鐵等二十餘個行業落地。

動產融資爲何不易?質押物管理等問題成掣肘

物流倉儲行業連接生產端與消費端,高度集成並融合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支撐。但在現實中,這類企業卻往往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如何讓“動產”爲企業融資增信,成爲當前金融機構面臨的必答題。

“動產融資空間很大,但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仍然心有餘悸。”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動產難以監控,質押物質量、價值評估等的標準體系不健全,也面臨如虛假倉單等問題,因此動產融資仍有很多需要推進的地方。

事實上,近10年中,動產融資曾多次出現風險事件,讓金融機構遭遇損失。《白皮書》指出,其中既有金融機構自身內控不嚴、風控不力、內外勾結等問題,也涉及倉儲企業管理不規範等問題。

除了風險事件頻發讓行業信用收縮之外,《白皮書》還指出,動產融資還面臨金融倉儲企業缺乏強監管,倉儲企業發展不均衡、市場培育困難等挑戰。

數字金融成破局關鍵 構建產業數字生態需各方合作

對於如何改變上述動產融資困境,與會嘉賓普遍認爲,數字化將成爲破局的關鍵,產業數字金融創新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而構建產業數字生態圈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合作。

《白皮書》顯示,數字化技術推進動產融資產品“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電子倉單將逐步取代紙質倉單,電子倉單是“貨物數字身份證”主要載體。依託“貨物數字身份證”的產業數字金融價值鏈將深度拓展,可研發“訂單融資、預付款融資、未來貨權”等數字化金融產品,服務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提高產業鏈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銀行對此已有所探索。華夏銀行產業數字金融部總經理王濤表示,針對貨權不清晰的問題,該行已嘗試通過數據穿透和操作約束的方式,向上追溯貨物交易源頭或源點、向下跟蹤貨物交易情況,從而使貨物和貨權在流轉過程中一一對應起來。

“對於貨物看不住的問題,華夏銀行正在探究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在合作方專業化能力的支持下,實現對貨物全流程的狀態進行動態監測和異常行爲及時預警,從而大幅增加人工違約成本、降低操作風險整體水平。”王濤介紹,對於貨物難處置的問題,銀行可通過優選易識別、易保存、易變現的品類,基於實時或準實時數據進行動態盯市並構建貨物價值評估體系,建立盯市處置聯動機制,最後預設處置渠道等措施,解決貨物處置的問題。

此外,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會長沈紹基在會上表示,未來協會將繼續推動擔保合作規範化管理,以倉單運營數字化管理的協同發展,重點推動金融倉儲與倉儲融資的深度對接與聯動。如在技術層面,協會將進一步加強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擔保存貨和倉單運營管理中的應用與創新,爲金融倉儲的規範化管理和倉儲融資的創新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