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以來,油脂市場價格持續上行。截至11月15日夜盤收盤,棕櫚油期貨主力合約P2401收於7626點,近60日漲幅爲1.41%,創兩個月以來新高。豆油期貨主力合約Y2401收於8486點,近60日漲幅爲1.51%,接近前高。

棕櫚油方面,主產區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即將進入雨季,棕櫚油產量開始下滑。從降雨監控模型提供的數據看,目前地處蘇門答臘半島的棉蘭、巴東、北乾巴魯、巨港以及加里曼丹島的馬辰、坤甸、塔卡拉地區11月前半月合計降雨量達2501.57毫米,高於去年同期水平。馬來西亞地區的關丹、馬六甲、詩巫、鬥湖等10個地區11月前半月降雨量達到3945.66毫米,同樣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假如沒有其他因素的擾動,按當前降雨量推算,預計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地區棕櫚油產量及庫存下滑進度將與去年保持同頻。

此外,從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佈的數據看,10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193.7萬噸,環比增長5.89%;出口146.6萬噸,環比增加12.26%;庫存244.9萬噸,環比增長5.84%。此前市場預估庫存爲256萬—259萬噸,報告庫存低於預估,對市場的影響偏利多。而且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仍保持增長勢頭。獨立檢驗公司Amspec Agri發佈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1月上半月棕櫚油產品出口量爲64.56萬噸,較上月同期的60.70萬噸增加6.4%;檢驗機構ITS也表示11月上半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達到68.46萬噸,較上月同期的62.32萬噸增加9.84%。出口強勁疊加庫存增長不及預期,給馬棕價格上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內方面,受外盤利多影響,連棕價格被再度拉高。但從國內庫存看,截至今年第45周,食用棕櫚油庫存爲90.24萬噸,較前一週增加2.28萬噸,環比增長2.59%,同比增長37.12%。港口庫存已超過100萬噸,同樣處於高位,對P2401合約價格的上漲形成制約。因此,雖短期受馬棕提振連棕價格持續上行,但從基本面看,後續大概率開啓振盪調整走勢。

豆油方面,美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在當地時間週三發佈月度壓榨報告。與此前分析師們的預計基本一致,壓榨量創近年來新高。10月份美國大豆壓榨量達到516.49萬噸,比9月份的450.31萬噸增長14.7%,較去年10月的壓榨量502.04萬噸增長2.88%。2023年10月豆油庫存爲49.85萬噸,比9月末的50.26萬噸下降0.81%,爲2014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11月13日,巴西諮詢機構AgRural把將巴西2023/2024年度大豆產量預期下調至1.635億噸,比之前的預期下調110萬噸,並表示月底前可能進一步削減產量預期。若巴西大豆產量預期再度下調,不排除美豆價格突破上行的可能。目前巴西地區的天氣備受市場關注,馬塔戈羅索州、帕拉納州、南里奧格蘭德州、戈亞斯州降雨量均處於近年來低位,但天氣預報顯示乾旱地區未來一至兩週內旱情會有所緩解。若干旱問題持續,需關注巴西下調大豆種植面積的情況。

國內方面,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爲810.6萬噸,較上月預報的666.4萬噸增加了144.2萬噸,環比增長21.64%;較去年同期766.5萬噸的到港量增加44.1萬噸,同比增長5.75%。預計11月份到港量將繼續增加,本週全國油廠大豆開榨開機率爲52.16%,較之前小幅回升,大豆消耗量有所增長,但港口庫存量仍呈上升趨勢。四季度國內仍在積極採購大豆,預估進口量將達到2600萬噸,隨着到港量的增長,國內工廠供應量增加,將進一步增大豆油庫存壓力。

綜上,從工廠成交量等可以看出,油脂終端市場擔憂行情下跌,大量採購意願不強,貿易商採購亦較爲謹慎,隨用隨採操作居多。從期現結構看,盤面價格雖有所上漲,但基差並未回升,說明現貨端壓力仍較大。目前國內棕櫚油與豆油庫存偏高,後期豆油壓榨或超預期,對棕櫚油購銷形成抑制。此外,需求仍未見明顯好轉,且短期需求層面較難看到大幅回暖信號,油脂市場後續難有趨勢性上漲行情,操作上可以高拋低吸爲主。(作者期貨投資諮詢從業證書編號Z00163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