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財聯社記者 張晨靜

財聯社11月17日訊(記者 張晨靜)新棉減產、中儲棉停止拋儲等供應端變化未能刺激棉價上行,需求不足正成爲限制棉價的主要因素。

在“金九銀十”的旺季紡企卻出現放假現象,訂單不足、以價換量正成爲紡企真實寫照。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目前棉花定價權完全轉移下游需求端,國內外需求乏力,棉價壓力有增無減,紡織行業拐點仍未出現。

新棉上市不及預期 供需雙弱

截至目前新棉採摘交售已進入後半場,今年籽棉價格較去年略有上漲。據中國棉花協會數據,上週全國籽棉平均收購價爲7.44元/公斤,同比上漲26.7%,新疆籽棉平均收購價爲7.44元/公斤,同比上漲26.7%。

因棉改糧政策、天氣等因素,2023年新疆棉花存在種植面積減少、部分區域減產等現象。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棉花分析師楊萍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棉花種植面積下降,不利天氣使得產區積溫不足,大部分棉田單產下降較爲普遍,2023/24年度新疆棉產量預估520萬噸,較上一年度減少100餘萬噸。

但新疆棉花減產並未給供應端帶來刺激,進口棉同比大幅增長、下游消費乏力棉紗成品的大量累庫使得棉花市場定價權完全轉移至下游需求端。

上市公司中,因籽棉價格連續兩年較低,棉花加工企業回暖明顯。冠農股份(600251.SH)棉花加工能力爲15萬噸,原料主要來源於新疆南疆巴州地區、阿克蘇地區和北疆沙灣地區,主要產品爲皮棉、棉籽等,前三季度業績增長超1.3倍,新賽股份(600540.SH)籽棉加工能力達 20萬噸以上,前三季度扭虧爲盈。

新疆棉花產業鏈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2021年籽棉價格大幅上漲,疆內要求棉花采購的時候不能打白條,軋花企業採購成本和貸款增大,不少軋花企業爆倉,損失慘重,22/23軋季,籽棉價格大幅下降,原料採購成本降低,軋花企業有所恢復,中央儲備棉輪本月14日結束,累計成交88萬噸,主要是爲了平穩市場價格,抑制新棉價格大幅上漲。

新賽股份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加工企業主要靠原料價格和加工費控制能力,根據當前棉價,預計23/24軋季價格會比較平穩,軋花廠還會保持一定利潤空間,而且加工企業自身也在改革,加工設備在更新,以前都是一些小型的設備,大型設備喫料較多,加工的週期也在縮短,有助於成本降低。

下游紡企訂單不足 跟進乏力

棉價與下游紡企利潤直接相關,今年上半年棉花價格曾出現回暖,9月創出年內新高,近兩個月有所回調,而棉紗市場行情低迷,訂單不足,紗廠持續虧損。

根據光大證券統計,紡織製造行業收入未見起色、利潤實現增長。統計分屬於10 個子行業的A 股合計55 家公司,23 年前三季度行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9.77%、0.22%,收入佔比較大的服裝製造、棉紡織前三季度收入分別同比下滑10.60%、12.13%,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0.19%、29.99%。

當前需求不振,紗廠開機率下降明顯。楊萍進一步表示,紗廠產品積壓,社會庫存龐大,全國紗廠開機已逐漸下降至6成。目前部分紗廠生產線排班3班變2班,部分企業虧損嚴重的紗支停紡,部分改做混紡紗線生產,部分資金壓力較大的企業已停產放假。

大型紡企開工率依然較高,更多選擇以低價獲取訂單量,華孚時尚(002042.SZ)內部人士表示:“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在90%,但下游消費意願不足,訂單不飽和,而且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目前是長短期訂單都有,一般情況棉花庫存量在3-6個月。”

百隆東方(601339.SH)海外出口業務佔比將近7成,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坦言,三季度開工率在9成,但主要原因是訂單不足,海外去庫存、國內消費不振等,今年銷售進行調整,可以說是以價換量的狀態。“公司現在會主動去接一部分下沉市場訂單,公司預計四季度銷量還會環比增長,但幾乎不會有提價空間,目前價格還沒有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行業回暖暫時看不到拐點。此外65%~70%的成本是棉花,公司庫存原材料差不多要提前6-8個月做儲備,在棉花下行週期中,公司成本端和銷售端都在承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