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生物技術在新冠疫苗取得成功應用之後,正在向攻克癌症邁進。

11月17日,艾博生物宣佈,與臻知醫學聯合啓動腫瘤抗原mRNA治療性疫苗ABOR2014注射液(IPM511)首次人體臨牀試驗。

據介紹,該疫苗編碼近20種肝癌抗原,這些抗原在肝癌患者中高頻表達。研究旨在評估IPM511單藥及聯合PD-1抑制劑治療經一線標準治療病情進展的晚期肝細胞癌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有效性。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IPM511首例給藥爲“探索性臨牀研究”(IIT),尚未進入到正式的藥物臨牀試驗(IND)。但這仍然是mRNA治療性疫苗邁向臨牀的一大進展。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主任醫師趙海濤教授表示:“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聯合PD-1是腫瘤學中一種令人興奮的新興療法。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能夠誘導強烈的腫瘤抗原T細胞反應,聯合PD-1抑制劑進一步激活T細胞。這種新興療法將有助於解決肝癌免疫治療或靶免聯合治療中的耐藥問題。”

未來,研究團隊希望更好地探索新興藥物組合是否能更有助於多方面激活免疫系統,進一步理解mRNA腫瘤疫苗在治療肝癌方面的潛力與發現可能的優勢人羣,並提供全新的、可及的治療選擇。

第一財經記者還注意到,在新冠疫情期間爲全球供應mRNA疫苗的德國mRNA技術公司BioNTech(“百歐恩泰”)上週也宣佈,與美國製藥公司OncoC4(“昂科免疫”)聯合開發的BNT316/ONC-392(gotistobart)下一代抗CTLA-4抗體候選產品三期試驗PRESERVE-003完成首例中國患者給藥,用於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

這標誌着BioNTech正式進軍中國的腫瘤治療市場。據瞭解,負責PRESERVE-003中國臨牀試驗的是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科首席專家吳一龍教授團隊。該試驗旨在評估與標準化療方案(多西他賽,docetaxel)相比,BNT316/ONC-392 作爲單藥治療,在既往接受過 PD-(L)1 抑制劑治療後病情惡化的轉移性NSCLC 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該試驗計劃在全球範圍內的臨牀研究中心招募約600例患者,其中包括在中國的40多家臨牀研究中心招募約170例患者。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BioNTech聯合創始人CEO吳沙忻(Ugur Sahin)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他曾於上個月底低調到訪上海。面向腫瘤治療領域,BioNTech已經與多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達成授權合作協議,聚焦ADC等領域,拓展癌症免疫療法。今年以來,BioNTech已與包括映恩生物、宜聯生物在內的至少5家中國生物科技企業達成交易。

吳沙忻曾表示,BioNTech的科學家團隊可以視爲“人體免疫系統的工程師”,就像蘋果工程師基於強大的計算平臺開發iPhone手機軟件程序那樣,他相信,藉助mRNA平臺,未來能夠爲包括癌症在內的大部分疾病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修復受損或患病的細胞。

“通過mRNA技術,靶向藥物將會達到更動態、更精準的治療效果,這是與過去其他腫瘤療法最大的不同。”生物基金公司Loncar Investments創始人布拉德·隆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隆卡表示,過去幾十年,很多公司都在探索晚期癌症患者的療法,但這非常困難,幾乎沒有成功的。現在Moderna和BioNTech聚焦在腫瘤早期階段,對腫瘤切除患者接種疫苗作爲治療手段,從而防止腫瘤的復發,這種途徑是非常聰明的選擇。

BioNTech和美國mRNA技術公司Moderna通過新冠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已經更好地瞭解人的免疫系統如何對mRNA作出反應,掌握瞭如何大規模地製造mRNA疫苗。現在,它們正與監管機構就治療性癌症疫苗產品批准相關事宜進行反覆溝通,以加速未來癌症疫苗的上市。

今年早些時候,Moderna的mRNA治療性癌症疫苗mRNA-4157/V940被美國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證,用於高危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完全切除術後的輔助治療。這款疫苗選擇與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聯用,以進一步提升患者免疫系統能力,抑制腫瘤生長。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