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發《關於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地實施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爲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健委通知要求,近期全省多地醫院推出精準加號、彈性值班、牀邊結算、自助結算等便民舉措,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切實改善患者就診體驗。

針對近期不少市民被“凍”進了醫院,加之冬季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實際,江蘇省人民醫院緊急增加急診一線醫護人手,對值班醫護實行彈性排班,開設診間結算功能,自費患者在診間掃二維碼即可結算,大大減少非醫療等候時間。針對入院麻煩,出院也麻煩的實際情況,最近無錫、徐州、南通等地不少醫院推出“牀邊結算”“自助結算”“病區結算”等服務,讓患者足不出病房,走完一切出院流程。這些主動爲患者着想的便民舉措,既方便了患者就診,也贏得了羣衆的認可,是因爲這種用心用情的服務切實幫到了羣衆的心坎上。

說到“就醫難”,相信不少人都對此深有體會,或多或少我們遇到過諸如掛專家號難、候診時間長、排隊時間久等問題,可以說“就醫難”已成爲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爲了破解這一現實難題,近年來各級政府和醫療行業朝着便民、利民的方向做了許多積極有效的工作,雖然患者就醫的獲得感正在逐步提升,但無論什麼時候廣大醫護人員都應一如既往地朝着“一切爲了患者,爲了患者的一切”的目標邁進,用實際舉措着力打造羣衆身邊“有溫度的醫院”。

醫院發展的根基是惠民,做好惠民服務應堅持從點滴做起、從細節入手,創新服務便民模式,架起服務羣衆的“連心橋”,讓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心”的溫暖。“老年患者出院後,並不是醫療服務的終止。我們會把治療、照護延續到院外,護士會在老人出院第7、15、35天進行電話或上門回訪。”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褚志平說,出院後,有些老人回家生活,有些老人到護理院、敬老院等機構養老,還有少數帶着鼻飼管、導尿管出院的老年病人,需要定期更換管子,針對這些老年患者的差異性需求,醫院專門提供了“互聯網+護理”上門服務,目的就是幫助老年患者和家屬解決後顧之憂。

用心呵護患者才能讓患者安心,用情溫暖患者才能讓患者放心。服務是無形的,但是醫護人員一個熱情的笑臉、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讓患者從內心感到溫暖,所以說,任何時候醫護人員都應堅持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理念,通過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積極回應患者的期待和需求,着力解決患者就醫中的難題,真正讓服務更有溫度和力度,讓患者更有滿意度。(江輝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