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見習記者 楊笑寒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以下簡稱“保費”)爲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行業賠款與給付(以下簡稱“賠付”)支出達1.4萬億元,同比增長20.1%,同比增速創近五年新高。截至三季度末,賠付增速與保費增速間的差額已達到9.1個百分點。

行業賠付支出增速緣何大幅高於保費增速?多位受訪專家表示,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包括個人社會活動增加所導致的意外險、醫療險、車險等險種賠付支出增加;二是,壽險產品到期帶來的給付增加;三是,年內多場自然災害帶來的相應財產險賠款支出增加。

“差額”呈逐季遞增趨勢

從行業經營規律看,短期賠付支出增速高於保費增速較爲常見,但如果賠付支出增速持續大幅高於保費增速,會給保險公司帶來較大經營壓力。

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保險業賠付支出的同比增速分別較保費同比增速高出0.1個百分點、5.3個百分點、9.1個百分點,呈現逐季度遞增的趨勢。

分不同類型的保險公司來看,前三季度,人身險公司保費同比增速爲12.55%,賠付支出大幅增長至23.75%;財險公司保費同比增速爲7.34%,賠付支出增速爲17.28%。

就人身險公司而言,自4月份以來,人身險公司的賠付支出增速與保費增速的差額從4月份的高出2.1個百分點,增加到9月份的高出11.2個百分點。

談及原因,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原副主任、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人身險公司賠付支出增速高於保費增速的原因既有保險事故發生增加的因素,又有過去保費高速增長期,險企拓展的保單如今面臨到期給付的原因。

談及具體險種,李文中分析稱,首先,2023年以來個人社會活動顯著增加,意外險和醫療險的賠付案件預計都會相應增加;其次,我國壽險保單的平均保險期限大約10年左右,2013年我國開啓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引發壽險保費的快速增長,至今剛好10年左右,也意味着當初的壽險保費高增長可能會引起如今的賠付高增長。且壽險業務在人身險公司業務規模中佔據絕對優勢,因此,賠付增長中,預計給付增長更多。

相較於人身險公司,財險公司的上述“差額”擴大趨勢同樣顯著。數據顯示,財險公司賠款支出同比增速與保費同比增速的差額從3月份的高出0.5個百分點,到9月份已高出9.9個百分點。

究其原因,李文中認爲,財險公司賠款支出增速高於保費增速主要原因還是今年保險事故增加。一方面,今年車輛使用率上升,車險賠款增長,短期健康險和意外險賠款也可能增長。另一方面,今年部分地區的自然災害也一定程度上推高財險公司農業保險、企財險、機動車保險在前三季度的賠款。

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車輛出行頻次的增加會增加車險的賠款。此外,自然災害方面,颱風季、雨季的到來均可能使財險公司的賠付增加。

例如,中國人保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颱風“杜蘇芮”造成車險淨損失12.7億元,颱風“海葵”造成車險淨損失11.3億元,兩次颱風合計造成24億元淨損失,已經超過2022年河南暴雨的損失。

賠付支出高速增長難持續

問及今年保險業賠付支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是否會持續到明年,受訪專家認爲,由政策調整、偶發性自然災害等短期因素造成的賠付增長不會持續到明年,但壽險保費收入大幅增長所帶來的保險給付或將持續。

李文中認爲,由於社會活動增加而導致賠付增加的情況估計不會再次推高賠付增速,但是由於當初壽險保費收入大幅增長所帶來的如今保險給付大幅增長的情況恐怕將會繼續存在。另外,對於財險業務的賠付情況還需要看明年的災害事故發生情況。

從最近陸續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來看,部分險企由於賠付增速高於保費增速,給經營帶來壓力。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如果保險公司的保險準備金計提充分,這一情況應該不會對當期利潤有重大影響,更多影響的是保險公司的現金流。”

對此,李文中建議,對於賠付支出大幅增長的險企來說,首先要做好流動性風險評估與測試,適度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其次,要加強理賠管理,在做到應賠盡賠的基礎上防範和打擊保險欺詐。再次,努力做好保險銷售,增加保費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