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林口縣一名僅32個月大的女童小含(化名)因細菌感染入院,在注射阿奇黴素後次日死亡,引發廣泛關注。

11月20日,林口縣衛生健康局接受上游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採訪時回應,目前已按照正規程序進行屍檢,尚未有結論,涉事的主治醫生已暫停工作。

“我孩子不是疑難雜症,竟然給治沒了。”孩子的母親丁女士哽咽着說:“我女兒才32個月,出事前體重只有20多斤。”

小含的媽媽丁女士說,10月29日,孩子有些發熱,她便帶着小含來到牡丹江市的一家三甲醫院就醫。檢查結果顯示,小含支原體檢測爲陰性,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增高,診斷爲普通的細菌感染。由於症狀較輕,並且是牡丹江市下轄的林口縣居民,爲了方便照顧,在醫院的建議下,丁女士便帶着小含回到老家縣城醫院治療。

10月29日下午3時左右,丁女士帶着小含來到林口縣人民醫院辦理了入院手續。入院時,小含拍了胸片、彩超,結果未顯示異常。

據丁女士反映,在連續第六天靜點(靜脈點滴)後,小含病情仍無好轉,又出現了咳嗽症狀。隨後的幾天內,反覆發燒。

在靜點第十天時,醫生又增加了阿奇黴素。在注射阿奇黴素次日,小含出現精神萎靡、氣喘憋悶症狀,包括主治醫生在內的多名醫生察看後,仍未做出結論,答覆說:“挺好的,沒有問題。”

然而,小含的病情持續惡化,出現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小含媽媽意識到不對勁,提出轉院,此時院方告訴小含媽媽,孩子病情十分嚴重。轉院途中,小含失去生命體徵。

根據丁女士的描述,醫生在未告知用藥風險、未進行血液檢測支原體及心電圖的情況下,給小含注射了阿奇黴素。

記者獲得的小含病歷顯示,11月8日,在此前用藥基礎上,增加了阿奇黴素0.13克靜點。11月9日上午10時15分,小含病情進一步加重,出現精神萎靡,體溫:38℃,呼吸:36次/分,脈搏:190次/分,心率:190次/分,小含出現呼吸循環衰竭。

丁女士還認爲,在住院期間,主治醫生未按照規定查房,小含病情反覆時,醫生也未進一步檢查。

同時,住院期間患者還需要自行前往靜點室,與院外患者共同在靜點室內靜點。丁女士認爲,此行爲加大了孩子交叉感染的風險。

“事情過去6天,醫院始終沒有人露面,無奈之下我們纔來討要說法。”丁女士說。

11月20日,林口縣衛生健康局有關負責人接受上游新聞記者採訪時回應,目前已按照法律途徑進行屍檢,結果還沒有出來。在等待結論期間,涉事的主治醫生已經暫停工作。

針對家長懷疑醫生違規使用阿奇黴素,該負責人介紹,事發後已經把小含用的藥品包括同批號的阿奇黴素進行封存,經牡丹江市醫調委協調,提供給第三方的鑑定機構進行醫療鑑定。

針對該起事件,當地已經對醫療行爲、醫患溝通等方面進行反思,將通過提高自身能力素質、醫德醫風方面的監管,以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上游新聞記者 張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