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3第六屆“薪技藝”青年工藝美術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吉林藝術學院開幕。活動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吉林藝術學院聯合舉辦。

此次展覽以“感知未來”爲主題,展出了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百餘所院校的274件工藝美術精品之作,作品涵蓋陶瓷、金屬、纖維、漆藝、玻璃等多個工藝美術門類,不僅反映出了當代青年工藝美術家們的豐富創造,更體現了傳統工藝繼往開來的嶄新風貌。

爲生活而藝術,爲民生而設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開幕致辭中指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不斷探索綜合學科背景下藝術教育的特色與途徑,工藝美術依託傳統,應當守正創新,此次“薪技藝”展覽呈現出了新一代青年藝術家們對時代和未來的敏銳感知,用智慧和熱愛融合過去、現在和未來,展現了工藝美術未來的嶄新方向。

吉林藝術學院副院長鄒毅在發言中表示,吉林藝術學院作爲東北地區唯一的綜合性藝術學院,在東北文化振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薪火相傳,推陳出新”,以本次展覽爲契機,吉林藝術學院將繼續推動藝術與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在“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的時代精神引領下,爲時代文化建設貢獻吉藝力量。

藝術當領時代,手藝當領時尚。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執行祕書長陳敬表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提出了“當代手造·世界表現”的產業發展方向,這次“薪技藝”展覽中的作品與時俱進,是當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守正爲心,創新爲用”是“薪技藝”展覽的宗旨,也是新時代手工藝產業的使命。要懷揣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覺,迎接着藝術與創新的巨浪。

學術研討會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席楊冬江指出,與傳統工藝美術鮮明的地域性、時代性特徵相比,當代工藝美術既存留了傳統造物語意和文化繼承,又帶有明顯的時代活力,具有當代性、多元性、開放性和包容性。工藝美術的邊界和價值正在更迭。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手工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李玉普,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吳軼博、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師劉驍,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工藝科教授、國際陶藝教育交流學會(ISCAEE)會長島田文雄等藝術界專家學者聚焦創新與3D、手工產業發展趨勢及新模式的實現路徑等議題,圍繞“感知未來· 邊界”“感知未來· 價值”等主題展開研討。

據介紹,“薪技藝”國際工藝美術展於2015年首次開展。展覽彙集衆多創新、時尚、新穎的工藝美術前沿作品,同時也聚集了一批世界各地的青年學者,逐步形成了工藝美術領域溝通研討的時空橋樑。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審美影響力的國際性工藝美術展。2023第六屆“薪技藝”青年工藝美術展及研討會的舉行,爲彰顯國際視野下中國工藝美術深厚沉靜、博大悠遠的民族魅力貢獻了積極力量。

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