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作業本 

應用是下半場AI最重要的部分

核心觀點:

1、AI的上半場是由算力推動的,但算力推動的AI已經到了瓶頸。

2、這一輪OpenAI內部管理層的變化,是因爲他們遇到了瓶頸而停滯不前,停滯不前的本質原因在於它沒有數據。

3、數據來自場景,也就是應用。無論是在C端還是B端,如果沒有應用,AI也就到此爲止了。

4、我們從英偉達和OpenAI的角度觀察到,趙曉光:OpenAI宮鬥本質是沒有數據,未來AI最重要的是應用 (qq.com)

5、AI的下一步是應用,應用的下一步是場景,場景的下一步在B端應該是物聯網,在C端則是各種AI設備,主要是以VR、MR爲代表的視頻相關設備,B端相較於C端更容易實現。

近日,天風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趙曉光在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中對近日OpenAI的宮鬥及AI未來發展作出了上述判斷。

趙曉光是新財富白金分析師,曾連續7年獲得新財富電子行業分析師第一名。

在今年3月份,趙曉光就曾指出,AI現在遇到的問題在哪裏?在於得不到數據,需要場景來得到數據。

他認爲,這一輪AI對C端和B端帶來的革命是意義深遠的,在未來5年類似智能手機的黃金的5年,而且它對行業的深度性、顛覆性是怎麼說都不爲過的,一定要高度重視。

以下是趙曉光講話中AI相關的部分,投資作業本課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了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OpenAI宮鬥本質原因是沒有數據

今年我們還是圍繞着AI做了很多事情。

前段時間跑了很多上下游,得出了一個較爲清晰的結論:AI的上半場是由算力推動的,但算力推動的AI已經到了瓶頸。

在今年4月份,我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這一輪數據革命的終局已經預測到了。

我認爲Chat GPT很快會遇到瓶頸,原因在於這一輪Chat GPT是由技術驅動的。

過去由於使用互聯網開源數據,無論是Chat GPT 3還是Chat GPT 4,很快就產生了一個脈衝,但問題是,當他獲取開源數據後,就沒有數據了。

我認爲這一輪OpenAI內部管理層的變化,是因爲他們遇到了瓶頸而停滯不前。停滯不前的本質原因在於它沒有數據。

未來AI最重要的是應用

數據來自場景,也就是應用。無論是在C端還是B端,如果沒有應用,AI也就到此爲止了。

我這周跟高通全球副總裁討論時,談到AI在PC和手機端的智能化。很明確, AI在To C端是優秀的助手,在PC端能輔助更好地辦公,在手機端成爲個人助理,也就到此爲止。

這就是爲什麼英偉達對中國有如此重的限制,我個人認爲其中一半是美國的因素,一半是自己的因素。

因爲他們很焦慮,一方面面臨高通、AMD,甚至英特爾等公司未來的競爭,另一方面國際巨頭們也都在自己製作芯片,如微軟、亞馬遜和蘋果。

這時候英偉達必須繼續發展應用,但他最擔心的是應用還沒有做出來就出現大批的競爭者。

而中國大量購買芯片和算力進入服務器,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面向To B行業的應用場景,這是英偉達特別看重的。

如果中國先把應用和大模型都做出來了,英偉達可能會跟當年的思科一樣,純技術公司或硬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面臨各方面的競爭。

因此,我們從英偉達和OpenAI的角度觀察到,應用已經逐漸成爲下一輪AI最重要的部分。

應用下一步是場景,B端是物聯網,C端則是AI設備

那麼未來應用是否有發展空間?

在C端,有PC、手機的AI化,以及遊戲,這些毫無疑問是率先開放的,然後伴隨的是衣食住行、喫喝玩樂的各個環節。

在B端,我給大家舉幾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材料行業,已經以非常快的速度展開。

我與上海集成電路材料研究院交流,過去他們研發一款半透鏡材料需要三年的週期,現在是兩個月的週期。

我這周正好去北京,見了清華大學前任學者研究的大模型,是用 AI專門做材料的研發。

我去看操作時非常震撼,而且現在包鋼、中國建築、中國神華、東方雨虹這些傳統巨頭公司都在密切關注他們。

過去材料研發非常難,首先要定製設備,因爲新材料必然是新設備,而且定製完後還要調工藝、調良率,三年確實無法完成。

但現在有AI仿真,毫無疑問大幅加快了材料研發。我觀察後覺得非常震撼。

還有一家是專門爲中國高校做AI服務器的公司。今年,他們的需求增長了4倍,10多億的收入,佔整個高校70%的份額。他們表示主要是材料系、化學系和醫藥系在用(他們的數據庫),因爲醫藥本身也涉及材料。

所以,在B端,材料的AI化已經開始,這將從根本上改變許多科研體系和過去的工業生產模式。

我大概研究了近20年製造業,製造業的痛點不是研發的問題,而是產業化的問題。

那些現在做成幾千億市值的公司,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工藝和產業化。

從這個角度,我們一方面看到了To B領域的這些應用(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看到在To B領域、To C領域,如果沒有場景、數據,AI就很難拿到最核心的生產力,EM很難優化。

我們認爲在To C領域,未來需要打造場景,無論是VR還是元宇宙,這些都很重要。

在To B領域,物聯網毫無疑問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數據,無法實現AI化,即使人工智能模型再牛,也一定是錯的。

因此,我認爲AI的下一步是應用,應用的下一步是場景,場景的下一步在B端應該是物聯網,在C端則是各種AI設備,主要是以VR、MR爲代表的視頻相關設備。

從技術角度來看,我認爲B端相較於C端更容易實現。

大語言確實很複雜,但B端是比較閉環的場景,因此參數和算法相對清晰。然而,弊端問題也在於這些方面。

例如,我曾與華熙生物董事長談論過,作爲一個化妝品企業,如何獲取這些數據?過去採用的大多是盲盒式研發和盲盒式生產,因此物聯網非常重要,我認爲在B端落地比技術更爲關鍵。

趙曉光 從業證書編號:S111051610000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