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1世纪金融发展(丽泽)年会在京举行。本届年会由丰台区人民政府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该会议主论坛主题为“守正创新谋发展 笃行致远谱新篇”,两场分论坛分别聚焦于“特色金融”和“碳中和”议题,另有一场关于金融行业顶级“科技人”——首席科技官的闭门论坛。

此外,此次论坛还发布了《迈入模型对抗时代—商业银行风控趋势调研报告(2023)》《21世纪金融发展优秀案例》等重磅报告。

共议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主论坛,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李岷、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星展银行(中国)行长郑思祯等嘉宾受邀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周新春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金融业作为丰台区第一大支柱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全区金融业增加值244.4亿元,同比增长7.2%。丰台区深入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区域金融发展大局。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总编辑邓红辉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金融。今年10月30日-31日,党中央召开首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朱光耀重点回顾了2022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整体情况后表示,坚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时也符合世界发展方向。中方在APEC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导向、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普惠共享。他认为,按照这四点方向努力,能够有效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延礼对科技赋能金融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推动金融保险向更高效的人机协同创新型组织迈进,带动产业链企业、相关行业数字化转型;二要加强监管政策引导,由“一行一局一会”建立统一的金融公共数据开放标准规范,统筹指导金融数据整合、流通和开发利用;三要尽快建立完善金融大模型应用相关规范及审查机制,开展沙盒试点;四要发展网络安全保险需要构建“保险+风险管理+服务”的综合业态。

商敬国认为,人寿保险既能提供民生保障,更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两项功能有机统一,互相成就。李岷表示,金融行业是利用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行业,合法合规数据资源越多越清晰,投资研究能力越强。张斌称,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用金融科技支持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服务人民的质效。

郑思祯谈到,过去30年以来,星展有幸见证了中国金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未来星展将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此外,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朱博玉、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家强、杭州银行科创事业总部副总经理齐小东、北京中关村银行业务管理部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辛诚、合众环境(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旭峰围绕“如何做好‘科技金融’”进行了对话。

展现特色金融实践经验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区域金融改革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2023特色金融论坛上,银行、保险、评级、金融科技等行业嘉宾围绕特色金融发展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耿雁冰发布致辞称,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特色金融能够提供新的业务机会和增长点,推动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工委副书记卢军表示,丽泽金融商务区是北京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北京市金融局授予“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将充分利用“两区”建设的契机,锚定数字金融、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等方向,贯彻落实“倍增计划”和“发展伙伴计划”,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产业发展新区。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代表们以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各自的金融实践经验。其中,恒丰银行董事会秘书、人力资源总监侯本旗分享了数字化银行探索和实践;桂林银行行长张先德介绍了转型“三农银行”如何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米”;廊坊银行行长助理单正勇分享的主题则为“科技在中小银行的发力点——技术在零售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经验。”

同时,保险和金融科技公司代表也从其行业角度进行了详尽分享。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董事长李静分享了相互保险的“普惠”理念;源堡科技联合创始人梁路则详细介绍了风险量化技术在网络安全保险中的研究与应用;容联云产业数字云事业群VP,诸葛智能创始人孔淼则分享了中小银行如何构建新一代数智化营销,驱动数字金融增长的经验。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则分析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的货币政策。

在特色金融主题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建鸾以“中小银行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为题进行了发言。

绿色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自2020年起,《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强调加强绿色发展金融支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陈晨星称,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体系已经非常详细地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需要真正地落实下去,还需金融工具和数字化两大助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第四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王仲颖分享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出了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产生系统性变革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等结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则强调,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依靠市场化合理定价机制,将有限的资金要素资源进行配置。尤其是对于传统行业,不能简单当成低端产业一关了之,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的升级,才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认为,企业必须做好自己的功课,想办法提升ESG表现,才能充分运用绿色金融支持工具。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面对越来越紧迫的气候危机,以及越来越快的技术迭代,在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要求下,各产业亟须加快数字化和低碳的双转型,这既是巨大压力,也蕴藏了无限机会。从施耐德自身的实践来看,破题的关键在于对内全面创新,对外加强合作。

该场论坛还就“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支撑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一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参与上述对话的嘉宾有:恒丰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曾庆敏、能链碳中和事业部总经理翟宇博、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飞、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陈亚芹、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