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財聯社記者 李潔

財聯社11月22日訊(記者 李潔)調整普通住宅標準、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深圳今日再傳兩項樓市利好信息。

11月22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佈關於調整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認定標準的通告,對普通住房標準進行優化。

通告顯示,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標準調整爲同時滿足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1.0以上(含1.0)、單套住房套內建築面積120平方米以下(含120平方米)或者單套住房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等兩個條件。

本次調整擴大了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的範圍,取消了實際成交總價750萬元以下(含750萬元)這項要求,可以使更多購房家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降低購房成本,更好滿足合理住房需求。

同日,有媒體報道,深圳從11月23日起調整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二套住房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將由原來的普通住房70%、非普通住房80%統一調整爲40%。

“落實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或房貸利率、調整普通住宅標準,是一線城市下半年政策放鬆的總體思路。”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深圳此次降低二套房首付和調普宅標準,具有很強的信號意義,不僅利好預期穩定,也有利於後續一線城市交易的進一步提振。

“深圳二套首付調整爲4成、取消豪宅總價750萬的限制,進一步降低了改善型置業人羣購房門檻,加上之前8月份落地的認房不認貸,將更好激活剛需和改善需求購房羣體。”58安居客研究院南部分院副總監吳春薇向記者表示。

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總經理楊紅俠告訴記者,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有助於盤活潛在需求,提升深圳新房及二手房市場的活躍度;對普通住房認定標準調整,可有效降低144平米以下高總價新房的交易稅費,減少交易成本。其預計,新政短期內將刺激深圳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明顯上升。

事實上,深圳此次政策放鬆背後,是其樓市持續低迷。

“深圳市場的狀態一直是比較低迷的,即使8月底深圳落地了認房不認貸,市場也沒有像北京上海出現一波上漲行情。”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告訴記者。

今年8月30日,深圳宣佈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該政策自2023年8月31日起施行。

上述政策落地後,9月深圳樓市成交量卻仍在走低。樂有家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9月,深圳全市一手住宅網籤成交2076套,環比下跌6%,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跌;二手住宅過戶成交2400套,成交套數環比微跌1%。

“四個一線城市當中,只有深圳市場一直保持比較低迷的狀態,即使出了政策之後也沒有出現好轉。”張宏偉稱。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1-10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48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2%。10月份,深圳新房去化率僅爲13%,較9月30%的去化率,大幅下降17個百分點。

從當前市場成交情況來看,深圳新房累計成交量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最低的;從10月的成交數據來看,其新房去化率,也是四個一線城市之中最低的。

價格方面,據中指院數據,深圳10月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下跌0.2%,同比下跌1.79%。

“基於此,深圳對之前一些執行比較嚴格的調控政策進行定向寬鬆,是非常有必要的。”張宏偉稱。

吳春薇認爲,深圳的兩大政策落地,將在一定程度上向深圳市場注入信心。

深圳此次政策調整後,對於北上廣會不會跟進調整,市場對此予以高度關注。多位專家表示,預計其他幾個一線城市也會跟進調整。

“估計上海、北京也將跟進調整普宅標準。現在上海、北京市場成交出現回落,上一波認房不認貸的政策效應已經基本釋放,需要新一輪政策的支持。”張宏偉告訴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