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德坤

每到第四季度,上市公司總會集中“換所”。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至今,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已近百家。其中,僅10月就有57家,對比9月17家的數據環比增長235%。

“10月再不換,年報審計就來不及了。”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告訴記者,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大多會安排預審,不會到年度結束後纔開展審計工作。

上市公司集中“換所”,給出的常見理由系“爲了保持審計工作的獨立、客觀、公允”。對此,業內人士特別提醒道,步入年報預審期,有四種情況需要警惕:一是ST公司擬變更,且上一年度財報被出具非標意見;二是擬從“大所”改聘爲“小所”;三是此前幾年頻繁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四是上市公司與原會計師事務所矛盾公開化。其中,核心是關注上市公司是否藉此購買審計意見。

“換所”保證獨立性

越是臨近三季報披露末期,上市公司“換所”越是密集。從時間集中度來看,公告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10月28日有14家、10月31日有12家,佔10月擬“換所”上市公司數量的45%。

總結上市公司擬“換所”的常見理由,主要包括雙方合作年限過長,擔心影響審計工作獨立性等。比如,中路股份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即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立信所”)已連續22年擔任公司審計機構。

據一家A股公司董祕介紹,公司此前與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作良好,連續10年聘其爲審計機構,受到監管部門及投資者等多方質疑,主要擔心相關方有其他利益綁定。爲了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客觀、公允,公司變更了會計師事務所。

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對聘用會計師事務所年限有明確要求。珠海港10月14日公告稱,立信所連續超10年爲公司提供審計服務,根據《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選聘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辦法》(下稱《選聘辦法》)規定,需要變更會計師事務所。

《選聘辦法》規定,國有企業連續聘任同一會計師事務所,原則上不超過8年。如果擬繼續聘任,應綜合考慮會計師事務所前期審計質量等情況,並履行相關程序,但連續聘期不超過10年。

“完善輪換制度是《選聘辦法》的亮點之一。”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市公司年報研究中心主任葉小杰表示,從現實情況來看,會計師事務所對同一家企業連續多年提供審計服務,其獨立性可能被弱化,客觀上不利於提高審計質量。

較爲特殊的是,原聘任會計師事務所簽字會計師跳槽到上市公司,也令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存疑。

摩恩電氣10月24日公告稱,公司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主要是2023年聘任以前年度簽字註冊會計師爲高管,導致原審計機構立信所未能通過自身業務承接的獨立性評估,無法繼續承接公司的2023年度審計工作。

審計陷入“價格戰”

相比上市公司公告“換所”的理由普遍較爲“和氣”,監管部門等關注的則是“換所”是否存在其他重大意見分歧。

科華控股11月11日公告,公司擬改聘上會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上會所”)爲2023年度審計機構和內控審計機構,並稱“原聘任的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容誠所’)明確知悉變更事項並確認無異議”。

11月14日,容誠所在《異議函》中直言“上述表述與事實不符”。一是爭議流程不合規。科華控股在公告前兩日(11月9日),口頭告知容誠所的簽字合夥人有變更事宜,不屬正式溝通形式,但是科華控股提及未收到相關書面異議。

二是“換所”理由存爭議。科華控股表示,是鑑於容誠所連續4年提供審計服務,綜合考慮未來業務發展情況及整體審計工作需要所作出的調整。容誠所稱:“公司未就解聘理由與本所有過正式溝通,本所不存在未能滿足公司整體審計工作需要的情形。”

雙方各執一詞令這場“換所”爭議難分對錯。不過,科華控股的補充公告或給出重要信息,上會所擬收取公司2023年度審計服務費用較2022年度下降26.92%。“公司邀請包括前後任會計師事務所的多家事務所,就2023年度審計服務報價。”科華控股公告稱,公司分析可比上市公司的審計收費並結合自身情況,認爲上會所的報價更爲公允。

“這場風波折射的問題是,國內審計行業長期以價格作爲競爭手段。”江蘇四維諮詢集團首席諮詢師劉志耕認爲,審計行業惡性競爭的重要特徵是壓價和最低價競爭,導致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無法保證有足夠的成本投入,審計質量出現難以保證的風險。

上年非標今“換所”

在今年宣佈“換所”的上市公司中,被實施風險警示或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下稱“ST公司”)有4家。

“ST公司普遍在經營業績、公司治理或其他方面存在問題。”葉小杰提示,要重點關注此類公司上一年度財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又在年底改聘會計師事務所的案例。

ST公司擬“換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原聘任會計師事務所連續多年提供審計服務,以及雙方服務合同期限結束。

以ST數源爲例,公司10月31日公告擬變更2023年度審計機構,主要是原聘任中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中匯所”)的服務合同期限結束,並觸發《選聘辦法》中“國有企業連續聘任同一會計師事務所原則上不超過8年”的有關規定。

ST數源自2008年開始聘任中匯所爲審計機構,到當前連續聘任時間超過10年。ST數源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與中匯所的服務合同期限結束時間、《選聘辦法》印發時間均在2023年上半年,到2023年10月31日才公告擬“換所”,主要是在選聘其他會計師事務所。

巧合的是,上述ST公司的2022年財報,均被原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非標意見。其中,中匯所對ST數源2022年財報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此前多年均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2022年年報顯示,ST數源的財報存在內控重大缺陷,包括開展商品貿易,將已付款採購商品以一定的信用賬期銷售給客戶,形成大額應收款項無法充分證實交易的商業合理性等。

監管部門也在重點關注ST公司“換所”。此前交易所下發監管函件,重點詢問部分公司與擬聘任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方,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利益關係,是否針對審計意見等作出約定或其他安排,是否存在購買審計意見的情形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