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余洋    每经编辑 刘艳美    

从报纸、广播、电视再到手机,传播介质的变化对整个媒体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如今,ChatGPT(聊天机器人程序)的问世,在惊艳传媒工作者的同时,也引发新一轮思考——这是否会带来新一轮行业变革?

11月23日,在“2023智媒体50人成都会议”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深圳日报》总编辑辜晓进发表主旨演讲《抵达与复兴:报业转型的典范探索》,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近年来国内主流媒体对媒体转型、内容生产、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路径探索。

崭新业态体现在四方面

在辜晓进看来,传统报业转型有两大“关键词”:一个是“抵达”,即主流媒体如何尽最大的可能、最大的限度抵达受众,这是所有媒体融合转型的根本目标;另一个是“复兴”,是指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能基于数字平台、新业态来形成可持续的、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在结束“全国十大报业集团转型典范调研”之后,辜晓进认为,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出现了许多崭新的业态,主要体现在智数环境、资本运营、创意策划、内容生产四个方面。

谈到智数环境时,辜晓进认为,国内的报业集团正在大规模“抵达”受众,让受众能够从多渠道接触信息、吸收信息。一是媒体的传播方式穷尽各式各样的数字端口,从PC(个人计算机)端、移动端、视频端再到音频端,呈现出极其热闹的盛况;二是传统媒体继两轮APP(手机软件)热潮之后,又再次兴起报业集团客户端“出圈”,实现了走出本土、整体转型的目标,而媒体在智数升级上目前已走到3.0智慧端,诸如成都传媒集团建设的智能媒资库就值得期待;最后就是数字传播的一体化,实现省、市、县的融合联盟,集中在一个大的平台上运作、生产。

还有创意策划,也是促进营收多元化的关键。以往传统报业的收入来源是两方面,一个是广告,一个是发行。而目前这两种来源都不可逆地走向衰退中,近年来兴起的数字端广告也逐渐进入瓶颈期,于是第四种来源逐渐走进日常视野——“Event”(项目),活动范围广泛,种类更加丰富。

最后是内容生产,辜晓进表示,这是传媒行业增值与外溢的关键一块。版权收入是内容生产重要的收入来源,近年来大公司、大企业对内容的要求更为挑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在倒逼媒体内容升级。此外,新媒体代运营也是增值与外溢的重要方面。

ChatGPT开启技术拐点

近年来,传媒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更多聚焦在算法层面,实践应用的场景也主要是以新闻分发环节为主,而ChatGPT的出现,让关注重心从分发转向内容生产环节。

其实,利用人工智能写稿在财经领域早有突破,相对来说,模板化、程式化更为突出,风格较为生硬。而不同于以往,ChatGPT作为聊天机器人程序,能够根据以往的大数据给出人性化的回答,更像是一个数字生命体,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开始从量变走向质变,开启技术新纪元的“拐点”。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曾说:“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ChatGPT的问世,在带来惊艳的同时,也引发传媒业界担忧:它是否会引发新一轮行业生态变革?甚至还有更深层次的焦虑——记者这一职业会消失吗?

对此,辜晓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在人工智能没有那么完美的情况下,内容生产依旧需要传媒工作者去分辨黑白。更直接地来讲,ChatGPT的确是人工智能更“聪明”的体现,但在纠偏事实、关怀人性、洞察和发现社会新现象等方面,更需要人类在心力上“上下求索”,而这恰恰是ChatGPT尚未抵达的地方。

不过,这并不代表ChatGPT没有带来危机和挑战。“ChatGPT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审美、价值追求来进行不断优化的。”辜晓进表示,ChatGPT的发展其实是在倒逼传媒行业从业者的提问能力,“在传媒行业生态变革中,会萌生新的一种职业——提问师,或许某天在媒体中并不少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