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陸海晴

11月以來,新基金髮行有所回暖,多隻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超過10億元。與此同時,由於資金短期快速湧入,部分績優主動權益類基金多次發佈限購公告。機構表示,A股已進入中長期配置的價值窗口期,隨着後續賺錢效應顯現,或有更多資金入市。

近期,新基金密集宣告成立。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11月24日就有9只基金宣告成立。整體來看,截至11月24日,11月以來新成立基金共110只,發行規模合計約925億元,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均較10月顯著提高。

其中,權益類基金髮行有所回暖,多隻ETF發行規模超10億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均超萬戶。具體而言,11月24日,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ETF發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該基金髮行規模爲13.63億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爲16864戶。

類似的還有,11月9日,華夏上證科創板100ETF發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發行規模爲38.95億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爲43996戶。同日,華泰柏瑞上證科創板100ETF也發佈了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發行規模爲10.59億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爲12527戶。

近日富國深證50ETF、易方達深證50ETF也啓動發行,發行日期均爲11月20日至11月24日,這也是首批深證50ETF。記者採訪第三方渠道獲悉,上述2只深證50ETF認購資金合計已超過25億元,單隻ETF認購資金均在10億元以上。

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也超過5億元。首隻與基金規模掛鉤的浮動費率基金華夏信興回報混合發行規模爲6.2億元。融通致遠混合發行規模也達到5.38億元。

在新基金密集成立之時,部分老產品也較受青睞。一方面,大量資金湧入ETF。據Choice估算,截至11月23日,11月以來華夏上證50ETF淨申購額爲78.99億元,鵬華上證科創板100ETF、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景順長城中證紅利低波動1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等淨申購額均超過19億元。

另一方面,部分績優主動權益類基金限購加碼。11月24日,中信保誠基金公告稱,爲了維護中信保誠多策略混合的穩定運作,該產品自11月24日起暫停2萬元以上(不含2萬元)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業務。記者梳理發現,這已是11月以來中信保誠多策略混合第3次發佈限購公告。截至11月23日,中信保誠多策略混合A今年以來收益率爲20.31%。

11月13日,華夏基金公告稱,爲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加強基金投資運作的穩定性,自11月13日起,華夏新錦繡混合單日限購2萬元。11月23日,華夏基金再發公告稱,將該基金的限購金額調整至100元。

談及對後市的看法,華夏基金基金經理徐猛表示,國內經濟持續復甦,政策層面持續發力,疊加美聯儲加息週期有望結束,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有望提升。整體來看,當前A股市場或處於歷史底部,具備較好的投資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