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的荊州,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還有今河南部分地區,關雲長失的荊州指零陵郡(今湖南永州)、武陵(今湖南常德)、南郡(今湖北荊州)三郡。

那時的荊州,襟江帶湖,控蠻引越,是南北通衢,東西走道,是蜀、魏、吳三國必爭的戰略要地。

一、劉備是怎麼得到荊州這塊根據地的?

荊州原屬於劉表屬地,劉表病危時,長子劉琦被黜,深知孺子劉琮懦弱,故欲將州讓給劉備,但劉備出自至誠,不忍奪同宗基業,及至劉表世,劉琮在母氏操縱下,竟將荊州投降曹操了。

當時的曹操,篡漢自立,東征西剿,延伸華北華中的遼闊土地,今統大兵南下,劉蹤又拱讓荊州,於是野心勃勃很有一統中華,臣服天下的奢望。震驚歷史,浩劫當時的赤壁之戰,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動的,名則問罪延伸,實欲併吞江南,軍威之盛,兵力之強,是足以壓倒一切的。

倉卒間,孫權毫無思想準備,深感強敵壓境,抗拒艱難,乃急召文武商討應付辦法,結果文官主和,而武將卻強調要戰。弄得孫杈優柔寡斷,拿不定主張。而謀士魯肅又是一番見解,他積極建議:“聯絡劉備,共拒曹操”。但孫權卻感到劉備兵微將寡,無能爲力。魯肅又把諸葛亮提了出來:“此人道號臥龍,深通韜略,足智多謀,系天下奇才,不妨請來參與戰略部署”。於是魯肅過了江,展開了外交活動,並邀請諸葛來到江南。諸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施展智慧,發揮才能,說服周瑜,激怒孫權,揭開了赤壁之戰的序幕,確定了孫勝曹敗的計劃。

所謂“三國鼎立”,即蜀劉備、魏曹操、吳孫權的統稱。那時候的魏、吳,均已勢力強大,各佔長江南北的半壁河山,進可以一統華夏,南面爲君;退可以割據稱雄,爲王爲霸。然而劉備還是兵不過數千,將只關、張、趙雲,棲息於江夏彈丸小地,過着潦倒不堪的日子。由於諸葛能謀善算,協助周瑜在軍事上制訂了進攻方案,穩定了東吳惶惶不可終目的大局。而且正當曹操敗北時,諸葛卻潛回夏口調兵遣將,四處邀截曹操,使曹操如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剩下數十騎逃回許昌。而劉備就在這個混亂局面中獨佔了勝利果實——荊州,作爲安身和三分天下的根據地。

二、關羽鎮守荊州的背景

話分兩頭,在赤壁之戰中,曾向曹操獻“連環計”立下相當戰功的龐統,道號夙雛的,因不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雄手段,因而竭誠於孫權。企圖重用,以展抱負,故赤壁之戰結束後,曾投孫權,誰知孫權惡其貌醜,又討厭他驕傲自大,不肯重用。龐統一氣之下,轉而投向劉備。劉備對他非常尊重,加禮優待,委以副軍師職務,和諸葛共理軍國大事。

龐統也是才具磅礴,韜略超人的人,在張松獻圖,提供進川建議後,既不甘寂寞,更想另創局面,所以,每對劉備或在某些軍事會議中總是極力主張:“要與魏、吳並立,形成鼎足之勢,就必須向西發展取得四川、漢中之地,方能有爲,否則,坐視魏、吳擴大,那就很難策其善後了”。劉備信其言。諸葛亮則認爲時機未至,但又不欲阻擾他們勇往直前的氣勢、收川大計的決策,便算確定了。在人員分配上:劉備、龐統、黃忠、魏延、關平、張庖、劉封等進川;諸葛亮、關雲長、張飛、趙雲、馬良、廖化、周倉等留守荊州。

進川的部隊浩浩蕩蕩出發了,沿途望風披靡,順利的深入四川。在到達涪江時,劉備、劉璋還在那裏親密的會見,雙方意洽情投談得非常歡欣熱烈。以後川中的文官武將逐漸警惕到:劉備此來是未懷好意的。遲早總會出現“反賓爲主”的局面的。所以紛紛向劉璋諍諫,不要深信劉備的所謂“仁義”。後來在許多事實面前劉璋自己也醒悟了,也連續發覺證實大家的提法是正確的。於是由“杜漸防微”,到加強戒備,直至敵對戰爭。當劉備、龐統由涪陵向雒城撤退時,道經落鳳坡,山路崎嶇,峯巒層疊,副軍師、入川的主謀策劃人龐統竟然在這裏被亂箭射死了。龐統死後,劉備缺乏主宰,進既困難,退又不行。於是親筆修書,叫關平專送荊州,請諸葛軍師入川,主持收川大計。至於諸葛走後,鎮守荊州的繼任人選。劉備在書中。則未指定,只叫“量才委用”。

三、諸葛亮爲什麼讓關羽鎮守荊州?

荊州當時的形勢,東有孫權,虎視眈眈,北有曹操,時思囊括,是三國夢寐必爭的戰略要地。特別荊州還是劉備向東吳暫借的,東吳急欲收回,豈須臾忘懷啊!這就顯得荊州更爲重要了。

諸葛亮迫切需要進川,這個千斤重擔移交誰人的問題也迫在眉睫了。諸葛是掌握全盤的軍師,是極權的首腦人物,追隨他在荊州留守的將領,都是他的老部屬、老戰友,誰的才能如何,誰的性格怎樣,他是一清二楚、深切瞭解的。劉備叫他“量才委用”,這是非常放權,非常信賴他的。作爲諸葛來說,他完全有眼力,會權衡,知人善任處理好這個移交工作的。但他並不從劉備的善良願望着想,純粹由自發的“神經過敏”出發,說什麼:“主公信中雖未言明,今叫關平送信前來,意欲雲長公當此重任,責任非輕,公其勉之”。就是根據這一主觀臆斷,便決定把鎮守的重任交給關雲長。

關雲長是將才,是智勇兼備的軍事家,我們並不否認。但他素性剛愎自用,傲慢自大,難於臨機制變,缺乏靈活手腕;寧肯頑強至死,不欲機動全生。像這樣的人,獨當一面那是綽綽有餘,加上當時的情況錯綜複雜,魏、吳相互垂涎,如果想完成鎮守任務,使荊州安如泰山,其實也不是很難。

當諸葛正式移交印綬時,雲長的表態便非常明顯:“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這難道不是英雄氣概,不是忠義化身嗎?但他就是沒有考慮到荊州的重要性,荊州的存亡將關係到蜀漢的前途和命運。專憑熱血沸騰,不計個人生死,對大局有什麼用?最終導致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雲長敗走麥城遇害的慘痛結局。

在當移交時的諸葛,真也深有警惕,欲待不交,但意志卻不堅定,拘泥於“其言已出”,沒有勇氣收回成命。只是作了某些部署,並強調了“南和孫權,北敵曹操”的戰略方針及重大意義,還是勉強移交了。

四、荊州失守誰該負主要責任?

現在我們應該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來發表一些個人的看法,以劃清失守荊州,誰應負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

一、諸葛是掌握全盤充分有權力“量才委用”,而又深切瞭解每個人的才具的權威人士。關雲長素性剛愎自用,傲慢自矜,諸葛應該是清清楚楚的,爲什麼不深思熟慮,還是徇了私情,竟然把鎮守荊州的重任移交給他呢?

二、在諸葛親自坐鎮荊州時,有衆多的參謀、武將,相與輔佐,但在他離開荊的時候,卻把張飛、趙雲等人帶走了,把過半數的人馬帶走了。運籌決策的首腦人物走了,又把軍事力量削弱了一大半,雖然臨行時作了一些安排,強調了一下“南和孫權”的重要性,但這些都是抽象的東西,怎能視爲穩操勝算的強硬保障呢?

三、趙雲溫文儒雅,素有福將稱號,非但有大臣風度,更足以坐鎮雍容,更加合適擔當此重任,使之鎮守荊州。故古有名言“若要天意存炎漢,鎮守荊州屬趙雲。”諸葛並不是不瞭解趙雲,但他就是不從這方面設想,只是徇私或專憑感情用事。

四、當諸葛離開荊州的伊始,把大將張飛、趙雲都帶走,意在加速收川進程,擴大進川聲威和影響,這還是必要的,情有可原的。但既和劉備會師以後,軍威已經大震,軍力已夠強大,爲什麼不分派大將,分調兵馬作出關心荊州,支援雲長的有效行動呢?

五、關雲長在荊州違背了“南和孫權”的戰略方針,他的某些重大動作,如:拒絕孫權聯姻,單刀赴會,築烽火臺,水淹七軍,進駐襄樊、呂蒙白衣渡江等等,難道在四川的諸葛便一無所聞,或是坐觀成敗嗎?固然,當時的軍情傳遞是比較緩慢,但荊州和四川的聯繫,起碼還是夠密切的。諸葛亮是歷史上算無遺策的唯一軍師,荊州既當重要,它的局勢和動態應該是他時刻注意,瞭如指掌的職責,爲什麼不統籌兼顧,不採取未雨綢繆的措施,以挽救行將形成的危局?

六、在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會談,他在流芳千古的《隆中對話》中,不是侃侃而談的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則率益之衆,以出秦川,誠如是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當關雲長水淹七軍,進駐襄樊、許昌岌岌可危,曹操正擬遷避的時候,此時正是夾擊曹操的大好機會。爲什麼在四川,在漢中屢獲全勝的諸葛亮,不趁機突出漢中,直搗中原,配合雲長進行前後掃蕩,使曹操首尾難不能兼顧呢?未必又可以以“天不滅曾”爲藉口,坐待雲長敗走麥城,坐待火燒連營七百里,坐待白帝城託孤嗎?

七、根據《三國演義》的敘述,說來真也奇怪,諸葛自從離開荊州後,好像把荊州置之腦後了,一直沒有與問過荊州的事情。可能這是《三國演義》的一個漏洞。如果諸葛關心荊州的話,在雲長拒絕和孫權聯姻,已暴露違背“南和孫權”的方針的苗頭時,雖不說派兵遣將,協助防務,難道派出一、二有權威的使節去荊州,幫助糾正這一偏向,也有困難麼?但諸葛先生並沒有這樣做。

依於上述的論據,荊州失守,關雲長是責無旁貸,但我們認爲更爲主要的責任,必須由諸葛先生承擔,這才公正,纔是歷史事實的真面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