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清華、北大兩所名校學生的爭搶讓“鵝腿阿姨”迅速火出圈,“清華北大 鵝腿阿姨之爭”詞條甚至登上微博熱搜。

晚上9點,清華大學東北門外排起長隊,學生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着排隊的情景,引得路人和網友好奇:這麼冷的天這是做什麼?原來,他們正翹首等待着“鵝腿阿姨”到來。

“剛知道這個特別火,特地來嚐嚐!”隊伍裏,許多學生都這麼說,甚至有兩名學生是從北郵昌平校區來海淀聚會,就被熱情的同學拉進了“清華鵝腿羣”。

“沒想到真讓我搶上了,那肯定得來嚐嚐看。”這名同學給記者展示的微信羣消息記錄顯示,當天下午,“鵝腿阿姨”在羣裏收了20個紅包。“聽說每個羣裏每天只接受20個人預定,光我知道的清華就有9個羣。”他說,“今天是中午12點多開始在羣裏接龍預定的,不到半小時就訂滿了。”

“資源有限,沒收款的同學今晚沒有鵝腿了,謝謝你們的配合和支持。”預定結束後,阿姨在羣裏發佈的消息,又引得許多沒搶上的學生“哀嚎一片”。

“我不太會用手機,很多羣都是學生幫我建的。”阿姨掏出手機給記者看,幾十個微信羣都翻不到底,每個羣裏都消息不斷,“北大和人大羣裏天天有孩子問,什麼時候能喫上烤鵝腿,也不能光在清華賣,每個學校都得輪流去幾天。”阿姨說。

阿姨告訴記者,這些鵝腿都是她親手沖洗、切配、醃製和烤制的。固定供貨商把鵝腿肉配送到家後,每天早上6點多就起牀開始收拾,一直忙到晚上天黑,兩隻手都被冷水泡得指關節腫大,“孩子們這麼喜歡也就挺值得”。

實際上,“鵝腿阿姨”最早是在人民大學周邊賣烤鵝腿,每天晚上9點多出攤,已經賣了近兩年。今年上大二的王同學買過五六次,她告訴記者,同學們這麼捨不得“鵝腿阿姨”,主要是因爲學校周邊能選擇的夜宵種類太少。“要麼就去校外喫海底撈、麥當勞,要麼就是去食堂買個煎餅,去便利店買個關東煮。現做的小喫太少了。”

記者瞭解到,學生羣體有較大的夜宵需求,卻面臨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在大學校園生活中,美食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鵝腿阿姨”作爲小衆美食,也成爲串聯幾所大學的特殊符號,以及學生們表達生活熱情的載體。

據瞭解,人民大學近日宣佈正在加緊研發,後續將在食堂開售烤鵝腿,贏得許多本校學生的誇讚和外校學生的羨慕。在他們看來,這也體現出高校對學生心聲的聆聽和重視。(北京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