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24日,美國“黑色星期五”(以下簡稱“黑五”)購物節拉開了今年西方國家聖誕、新年購物季的序幕。然而,通脹和高利率的餘熱仍在“炙烤”着消費者,他們謹慎地等待着“最大折扣”“歷史低價”出現,不少人開始將目光轉向提供更低價格的電商平臺。有關專家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消費者消費行爲的轉變爲計劃進軍海外的中國電商平臺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或成爲電商的下一個增長點。

24日,美國迎來“黑五”購物節,消費者購買打折商品。(IC photo)

“等到最後一刻,買更便宜的商品”

“我早上6點到這兒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了。”家住紐約的艾瑞卡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今年她沒有什麼特別想買的東西,但聽說紐約伍德伯里奧特萊斯的優惠力度很大,部分門店在六折的基礎上還給出了七五折的折上折優惠,她決定來看看。

美國消費者有望在今年“黑五”買到多年以來最便宜的商品。英國路透社24日報道稱,今年零售商競爭的戰場在35美元及以下的低價區,主要零售商的“黑五”折扣爲五折至七折,並且之後可能會進一步降價。梅西百貨爲外套、餐具等商品提供了半價優惠,而給小家電、男鞋提供的折扣在五折以下。梅西百貨、美國大型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克公司、美國家裝用品連鎖店勞氏公司還擴大了促銷的商品種類。

美聯社25日報道稱,零售商們不但提供了最低折扣,而且還在購物中心爲顧客提供香檳、虛擬現實體驗等額外服務,以“引誘”購物者“衝動消費”。

然而,零售商最大的擔憂是這些優惠和福利能否說服消費者掏錢。美國利普樂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傑富瑞·羅奇表示,他們觀察到了消費者開始變保守的跡象。在路易斯安那州一家購物中心購物的達馬里斯·費伊·貝亞德對美聯社說:“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我們已經提前幾個月存錢了。”很多購物者表示,他們希望等到最後一刻,買更便宜的商品。

網上購物支出大增

美國《紐約時報》24日報道稱,“黑五”曾經是美國消費主義的標誌性活動,但最近,它“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了。不少網站在感恩節到來前已在線上提供許多“歷史最低折扣”,並將打折時間延續至節後。

數據分析平臺Adobe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黑五”期間,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同比增長7.5%,達到創紀錄的98億美元,這表明有價格意識的消費者希望把錢花在最優惠的價格上,並且在網上找到了這些優惠。萬事達卡對今年“黑五”銷售額的分析發現,線下銷售額增長僅略微超過1%,而在線銷售額則比去年增長8%以上(Adobe、萬事達卡跟蹤的交易有所不同,因此增速略有不同,但整體預測軌跡類似——編者注)。

Adobe首席分析師維韋克·潘迪亞表示,線下排隊搶購的“黑五”體驗已開始改變。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更具“主導地位”,他們能進行價格比較並獲得更好的價格,而且移動設備上更簡單的購物過程和更靈活的支付方式使“衝動消費變得更容易”。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線上消費存在規模效應,能有效減少中間商層數,給消費者提供實惠,所以線上消費逐漸侵蝕實體市場份額是大趨勢。此前,美國線上零售之所以表現不好,主要是因爲他們的配送成本較高,而這幾年線下商品價格隨通脹上行,電商平臺價格優勢開始顯現,所以越來越多美國人開始在線上購物。

中國電商或迎來下一個增長點

“所有食物、衣服的價格都瘋了。但我預算有限,還是和去年一樣,只打算花1000美元給我的6個孫子和丈夫買禮物。”先趕到美國紐約曼哈頓梅西百貨搶購的伊芙·凱莉對美聯社表示。報道稱,儘管通脹有所緩解,但許多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仍遠高於3年前。隨着儲蓄減少和信用卡債務增加,消費者面臨壓力。路透社報道稱,由於許多購物者面臨財務壓力,預計今年美國假日消費將出現5年來的最慢增速。

不少對價格敏感、預算緊張的美國消費者選擇了使用線上平臺“先買後付”的靈活支付方式來節省開支。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先買後付”方案在感恩節當天的銷售額接近5億美元,Adobe預計這些銷售額將在“網絡星期一”(“黑五”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是美國一年當中火爆的購物日——編者注)創下7.8億美元的紀錄。

“先買後付”付款方式的增加體現出美國消費者手頭不夠富裕的事實。盤和林表示,“先買後付”的確能擴大銷售,但這種支付方式會讓企業回款滯後,佔用廠家、平臺的流動性,給企業帶來現金流壓力。

今年“黑五”,中國跨境電商Temu、SHEIN、TikTok Shop、速賣通等都積極佈局,希望通過超快物流、價格補貼、AI數字人直播等策略吸引消費者。盤和林認爲,中國成熟的電商模式或許可以複製到海外,有望成爲中國電商的下個增長點。美國電商的增長點主要在於低價商品和低價物流,其中低價物流是關鍵,而這些都是中國電商的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