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實驗在即、數千人排隊等待,馬斯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再融4300萬美元

來源:華爾街見聞 趙穎

Neuralink將在今年進行首次人體試驗,計劃明年爲11人進行手術,到2030年將爲超過2.2萬人植入芯片。

腦機接口的“潘多拉魔盒”打開,Neuralink出現千人排隊等待實驗的盛況,融資規模、估值進一步擴大。

週一,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文件,由馬斯克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再籌集到了43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本週公佈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從8月初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牽頭的融資中,獲得的資金規模從2.8億美元增加到3.23億美元,有32名投資者參與其中。

此前文章指出,今年六月時Neuralink估值約爲50億美元,該公司在兩年前的一輪2.05億美元的私募融資中估值接近20億美元。

估值火熱的同時也備受患者歡迎,本月初媒體報道稱,馬斯克傳記作者之一Ashlee Vance表示,數以千計的人正在排隊等候切除部分頭骨,植入馬斯克的大腦芯片,成千上萬的人有興趣參加Neuralink人體試驗。

Vance指出,他在三年內參觀了Neuralink10次,該公司人腦實驗在即,計劃明年爲11人進行手術,到2030年將爲超過2.2萬人植入芯片。

Neuralink人體試驗在即

Neuralink是馬斯克和其他8名聯合創辦者於2016年成立的一個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公司,該公司希望通過向人腦植入電極、芯片等裝置,建立連接人腦與外部設備的通信和控制通道,即腦機接口,從而實現用大腦生物電信號直接操控外部設備或以外部刺激調控大腦活動的目的。

今年5月,Neuralink稱其首次人體臨牀試驗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9月,Neuralink宣佈將在今年進行首次腦機接口人體試驗。

從馬斯克公司腦機接口項目操作流程看,人體試驗所屬的PRIME項目主要研究內容——即此次參與人體試驗的系統——有三個部分:

一是NI植入物,即腦機設備;二是R1機器人,可以真正執行設備植入手術;三是N1用戶應用程序,該軟件能夠鏈接到N1並將大腦信號轉換爲計算機動作。

根據Neuralink的說法,PRIME研究將使用機器人通過手術將腦機接口 (BCI) 植入物“超細且靈活的線”植入大腦控制移動意圖的區域,植入物“記錄大腦信號並將其無線傳輸到解碼運動意圖的應用程序”,從而使人們通過意識控制計算機光標或鍵盤。

Vance指出,外科醫生需要“幾個小時”來完成顱骨切除術,然後機器人需要大約25分鐘來插入該裝置,該裝置將取代被切除的部分頭骨。Vance補充說,Neuralink已經在包括豬和猴子在內的各種動物實驗對象上進行了155次植入手術。

對於Neuralink的發展前景,馬斯克野心十足,他認爲該公司的相關研究能促進芯片設備的快速植入手術,未來還將幫助治療肥胖、自閉症、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安全性、倫理性存疑

不過,Neuralink自創立以來一直面臨爭議,包括在此前試驗中潛在的倫理問題和安全性問題。

面對,Synchron和Onward等其他腦機初創公司的競爭,馬斯克一直在努力加快Neuralink的研發進展,曾發出“破產論”,威脅關閉運營。

此外,Neuralink還涉嫌虐待動物,Neuralink的現任和前任員工表示,由於馬斯克施壓,要求加快研究速度,動物死亡的數量高於所需的數量。

該公司員工曾對動物實驗持衆多異議,其中包括被迫重複進行失敗的實驗,實驗項目多次出現可避免的失誤,增加了實驗和被殺死的動物數量。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