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APP訊——芝加哥小麥週二小幅走高,從前一天的跌勢中技術性復甦,交易商關注近期價格低點是否會刺激出口需求。

玉米在週一大幅下跌後也企穩,市場仍受到美國豐收到來的限制。

由於市場評估最大出口國巴西的降雨預測,大豆價格上漲,該國的乾旱天氣可能導致單產下降。

截至北京時間19:16,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3月小麥合約上漲0.5%,至每蒲式耳5.64美元。該合約在觸及合約有效期低點5.5625美元后,週一收盤下跌2.8%。

美國小麥作物受益的降雨和不溫不火的出口需求鼓勵投資者繼續押注價格走弱。

週一公佈的監管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當週,大型投機者增加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和玉米期貨的淨空頭頭寸。

交易員表示,商品基金週一也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大豆和小麥期貨合約的淨賣家。

Peak Trading Research在一份關於農產品期貨的報告中表示:“展望未來,對沖基金有買入空間,但需要看到看漲的基本面或非基本面催化劑重新發揮作用。”

美國農業部(USDA)週一對美國50%的冬小麥作物狀況進行了良好至優秀的評級,比上週提高了兩個百分點,改善幅度超出了大多數分析師的預期。

在出口方面,更便宜的黑海供應抑制了對美國和西歐小麥的需求。但上週俄羅斯出口價格在暴風雨天氣期間上漲,凸顯了其他產地的新競爭力。

CBOT大豆合約Sv1上漲0.5%,至每蒲式耳13.3625美元,玉米合約Cv1上漲0.1%,至每蒲式耳4.7575美元。

農業企業諮詢公司AgRural週一表示,截至週四,巴西2023/24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已達到預期面積的74%,這是該國應對乾旱天氣之際,八年來進展最慢的一次。

隨着降雨減弱,本週巴西中部和北部的天氣可能會變得更加乾燥,但預計下週會有更大陣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