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週報-時代在線

歷經6年,贛州銀行的上市謀劃有了實際性動作。

近期,贛州銀行官網發佈信息顯示,該行對採購上市保薦人及主承銷商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根據要求,投標人作爲保薦機構至少有1例銀行A股IPO成功上市的項目經驗。

早在2017年,贛州銀行就已劇透了其上市計劃,如果贛州銀行能成功上市,則成爲繼江西銀行九江銀行之後,江西第三家上市銀行。在謀劃上市的幾年中,贛州銀行的總資產從2017年的1217.9億元增長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2758.48億元;收入也翻了一番,從2017年的25.71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54.23億元。

規模擴容之下,贛州銀行的一些問題開始暴露。據時代週報記者研究發現,贛州銀行的財報編制不規範。如在同一份現金流量表中混用單季度數據和當年累計數據,現金流出科目中新增貸款數據採用了單季度數據,現金流入科目中新增發債數據採用了當年累計數據,科目計算方式存在低級錯誤。

在財報編制會計口徑不一致的情況下,贛州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貸款規模增加額與現金流量表的客戶貸款及墊款現金流出數據出現嚴重偏離,至2023年第三季度兩個數據指標差額已高達104億元,偏離度達333%。

針對資產負債表貸款淨增加額與對應的現金流出規模大額不匹配的情況,贛州銀行相關負責人回覆時代週報記者表示,2023年三季報披露的現金流量表爲季度報表,“客戶貸款及墊款淨增加額”爲第三季度數據,非年度累計。但是時代週報記者發現,該現金流量表中債券發行數據採用的是年度累計數據。

也就意味着,贛州銀行該份現金流量表同時出現第三季度數據和前三季度數據,同一份報表的數據會計口徑(週期)不一致。對於出現的鉅額數據差異,贛州銀行回覆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我行已意識到部分報表項目的取值口徑不統一,並將重新梳理,統一報表取值口徑。”

同時,贛州銀行2023年三季度和2022年三季度中,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分別爲-460.6億元、-476.9億元,數額龐大,同一張報表中對現金流入和流出的錄入標準不一致。且在計算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時將現金流出作爲現金流入進行計算,犯低級錯誤。

另外,贛州銀行貸款規模的增長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度較高,在房地產行業和整體經濟環境下行之時,一連串的問題開始暴露,貸款不良率上升,還因業務合規問題面臨多項處罰。

135億新增貸款只流出31億,百億差額背後的財報差錯

據官網,贛州銀行爲贛州市委、市政府直管的地方國有商業銀行,於2001年1月18日成立。成立以來,贛州銀行加快機構延伸步伐,不斷完善服務網絡,着力拓寬發展空間,服務網絡不斷延伸,服務羣體日益擴大,實現規模、營收、利潤的快速增長。

一路高歌之下,贛州銀行的問題逐漸暴露。在吸收存款能力減弱的情況下,不斷增長的貸款規模導致了較大的現金流出。

2021年開始,持續增長的貸款水平,使得贛州銀行的經營現金流由正轉負。據贛州銀行2021年財報,2021年全年,該行因客戶貸款及墊款淨增加而流出的現金規模爲279.48億元,同比減少7.87%;但同年,因客戶存款和同業存放款項淨增加而流入的現金規模只有62.44億元,同比減少85.54%,減少了369.51億元。

存款新增與貸款新增的規模不匹配,導致其2021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爲-95.91億元,而上一年爲118.39億元,由正轉負。2022年也是如此,新增存款和貸款的規模不匹配,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爲-126.59億元。

至2023年,其經營性現金流有所改善,據贛州銀行2023-01、02、03會計季度現金流量表,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爲-54.21億元、-0.36億元、51.96億元,三季度實現回正。

值得注意的是,贛州銀行2023年二季度末貸款規模較期初增加了104.57億元,但對應的現金流出規模只有60.66億元,偏離度高達72.39%;三季度末貸款規模較期初增加了135.39億元,但對應的現金流出規模只有31.24億元,偏離度高達333.39%。

對比國有四大行的數據,其現金流出均大於新增貸款規模,且偏離度的絕對值都低於4%。

時代週報記者向贛州銀行發去了採訪函,詢問關於上述數據出現超百億元偏差的原因。贛州銀行回覆表示,“形成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貸款新增規模與現金流出的統計口徑不一致,不存在可比性。我行現金流量表是按照季度發生額進行統計,貸款規模是按照資產負債表當年累計發生額進行統計,二者的減項基數不同,所以存在差異,若按照同口徑計算,不存在較大偏差。”

針對贛州銀行表示的現金流量表爲第三季度單季度數據的說法,時代週報記者進行覈驗。從債券發行的統計數據就可以看出,贛州銀行2023年每季度發佈的債券發行現金流入數據,與公開信息統計的債券發行數據量級匹配,所以該項現金流量數據爲當年累計數據,並非如贛州銀行所說的“我行現金流量表是按照季度發生額進行統計”。

也就意味着,贛州銀行回覆時代週報記者稱“現金流量表是按照季度發生額進行統計”存在事實性錯誤。

爲何同一個報表中,有的數據會計週期爲第三季度,有的數據爲前三季度,贛州銀行的財報編制是否合規?針對上述疑問,時代週報記者再次發去採訪函。

贛州銀行在回覆函中進行了詳細闡述,“本次對外披露的現金流量表爲季度報表,‘客戶貸款及墊款淨增加額’是按照每季度發生額進行統計,而非年度累計。即三季度‘客戶貸款及墊款淨增加額’爲客戶貸款及墊款項目的三季度期末餘額減去二季度期末餘額,因此不等於資產負債表貸款1-9月的淨增加額。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累計‘客戶貸款及墊款淨增加額’實際應等於一至三季度的‘客戶貸款及墊款淨增加額’的彙總數。”

而對於債券數據,贛州銀行回覆稱:“而報表項目‘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考慮到當期可能有債券到期,期末餘額減去期初餘額可能包含當期已到期債券支付的現金,無法真實反映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因此‘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取值口徑設置爲貸方累計發生額。我行系統在判斷取值口徑時,季度報表涉及期初餘額時,會默認爲減去上期餘額,取值口徑沒有涉及期初餘額,只有累計發生額時,會自動累加本年度貸方所有發生額。”

按照贛州銀行的回覆,該行貸款年度的淨增加額與現金流出之間並無較大的差額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贛州銀行在披露的三季報的現金流量表中,既採用了第三季度單個季度的數據(貸款數據),又採用了前三季度年度的累計數據(發債數據)。

一位不願具名的財務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按照財報編制原則,需要保持口徑一致;銀行口徑混用,說明報表編制存在低級錯誤,同時看出銀行內控複覈流程缺失,內控制度淪爲空談。

如果有大額現金流出的科目就採用單季度的數據,有大額流入的科目就採用當年累計數據,那麼最終可能將導致現金水平大幅度虛增。例如,贛州銀行第三季度單季度的貸款現金流出有31.24億元,而前三季度的累計額爲146.27億元,中間差值爲115億元。在假定其他數據準確的情況下,存在使贛州銀行現金水平虛增115億元的可能,從而達到美化財務報表的效果。

贛州銀行也認識到報表口徑不統一的問題,並回復時代週報記者稱:“我行已意識到部分報表項目的取值口徑不統一,並將重新梳理,統一報表取值口徑。”

上述問題只是贛州銀行財報問題的一個縮影。據時代週報記者研究,該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的計算方式,也存在問題。

據贛州銀行2023年三季報的現金流量表的計算方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但在處理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卻採取現金流入減去現金流出,採取差額的計算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該計算方式,將全部的現金流出項目取負號就直接與現金流入相加,這種操作是錯誤的。正確的算法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在贛州銀行2023年三季度財報的現金流量表中,“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爲-460.6億元,而上年同期金額爲-476.9億元。詭異的是,在該報表中,支付利息、職工及各項稅費等均採用正數,體現爲現金流出,而“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則用負數,體現爲現金大額流入。

上述不願具名的財務專業人士表示,如果將會計業務方向進行修正,該行經營現金流淨額應爲大額爲負。該人士進一步補充,正常財報編制,每一個會計科目均應按照實際業務發生進行分類彙總,但在財報編制實操方面,不排除會採用“擠差”的方式進行處理。即將有具體業務含義的科目進行覈算彙總後,發現最終數據存在差額,進行“擠差”處理,記“其他經營活動支出”。“擠差”一般存在於數據差額較小的情況,如出現“擠差”規模非常大,說明銀行的具體業務科目數據存在巨大差錯的可能,反應出財報編制水平極低,側面說明業務數據系統混亂,數據可靠性存疑。

資金多數投向房地產行業,不良貸款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據贛州銀行2023年三季度財報,截至2023年9月30日,贛州銀行的總資產規模爲2758.48億元,淨資產規模爲173.17億元。據官網,截至2023年2月底,該行已在新餘、宜春、南昌、廈門、萍鄉、吉安、撫州、上饒、九江、景德鎮設立10家分行,機構總數達到164家。

贛州銀行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爲40.71億元,同比增長2.16%,其中利息淨收入佔收入的比例爲89.9%,而在2020年,該比例僅爲35.17%。2021年該比例躍升至86.87%之後,佔比持續增長。這也使得贛州銀行的淨息差有所上升,同花順iFinD數據,其淨息差由2020年的0.8%躍升至2021年的1.68%,2022年爲2.29%。

在2021年的財報中,贛州銀行做了前期差錯更正,同時開始將債券投資列入利息收入中,一系列操作直接推高了利息淨收入水平及其佔收入的比重,也使得其淨息差躍升。

不過,會計差錯更正並非全部,來源於貸款業務的利息收入水平和比重確實也在提高。2021年-2022年,來源於貸款業務的利息收入分別爲68.8億元、74.48億元;利息收入中,來源於貸款業務的利息收入比重分別爲65.66%、69.31%。

雖然贛州銀行2023年三季度的財報並未披露貸款業務的利息收入數據,但從資產佔比數據中也可以看出,貸款業務的比重正在上升。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中期的這3個季度末,發放貸款及墊款的餘額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爲63%、64.78%、66.35%。2023年中期的利息淨收入也同比增長11.29%。

在業務收入結構不斷調整之下,持續增長的貸款業務比重和利息收入,也使贛州銀行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2021年開始,房地產行業景氣不佳,這對有着大量房地產貸款的銀行來說並不是好事。2019年,贛州銀行公司貸款業務中,房地產貸款的佔比從2018年的9.36%躍升至26.83%,接下來兩年的佔比雖然有所下滑,但房地產仍是公司貸款業務的第一大投向行業,2022年該佔比與第一大投向行業的佔比基本持平。

在差不多的時間段內,贛州銀行整體的不良貸款餘額在持續上升。持續增長的貸款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2021年的不良貸款率,但是在房地產行業風險全面出清的2022年,贛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增加至2.27%,而行業的平均不良率只有1.63%。

據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評級報告數據,截至2022年末,該行前十大不良貸款中有4戶爲房地產行業的客戶,金額合計爲15.46億元;前十大關注類貸款中有3戶爲房地產行業的客戶,金額合計爲11.37億元。

該評級報告認爲,房地產業、建築業等行業貸款客戶存在信用風險加大的可能,贛州銀行資產質量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另外,時代週報記者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僅3月份以來,贛州銀行就因爲業務合規問題受到監管部門的多個公開處罰,涉及20多名相關責任人,處罰金額近500多萬元。在2021年、2022年贛州銀行也因業務違規等問題多次受到監管部門的公開處罰。

對於謀劃上市的贛州銀行而言,其IPO征途仍存不確定性,系列問題待解,不僅需要使得財務報表更加規範化,還需要進一步化解不良貸款風險,加強內控,以減少業務合規問題的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