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股東接連減持,禾川科技(688320.SH)的股價承壓。

11月27日,禾川科技披露股東減持股份結果,公司曾經的第二大股東越超有限公司在近半年的時間內通過減持,套現了2.30億元。

此外,越超有限公司在本月初還與他方簽署協議,作價2.76億元轉讓所持公司5%股權。

重要股東套現的背後,禾川科技盈利能力下滑。2022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儘管其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持續下降。其中,今年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增長逾20%,淨利潤爲0.13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60%。

不過,雖然淨利潤持續下降,但禾川科技的基本面還算不錯。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應用集成,產品覆蓋了比亞迪、工業富聯寧德時代順豐控股等行業龍頭企業。

對於淨利潤下降的原因,禾川科技稱,公司產品在新能源領域的價格相對低於其它領域,且產品處於更新換代。

今年前九個月,禾川科技研發投入超過億元,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

四大股東解禁後減持

股東密集減持,禾川科技引發市場關注。

2022年4月28日,禾川科技通過IPO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2023年5月4日,限售股剛剛解除限售,就有三大股東拋出減持計劃。

具體爲,股東深圳市達晨晨鷹一號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達晨晨鷹一號”)持股1.546%,達晨晨鷹二號持股4.274%,二者的基金管理人均系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屬於關聯方,合計持有禾川科技5.820%的股份。二者擬減持不超過302.03萬股股份。

越超有限公司系禾川科技第二大股東,持股比爲10.174%,其計劃減持不超過679.5萬股股份。

自然人股東魏中浩持股比4.435%,其打算減持不超過453.04萬股股份。

上述股東減持時間爲5月25日至11月21日。

6月21日,禾川科技披露,魏中浩已經實施完畢減持計劃,其減持了453萬股股份,基本上屬於頂格減持,套現約1.47億元。

8月26日,達晨晨鷹一號、達晨晨鷹二號的減持時間區間屆滿,其分別減持32.97萬股股份、90.83萬股股份,合計套現0.51億元,均未完成減持計劃。

11月27日,越超有限公司披露減持結果,其減持574.67萬股股份,也未完成減持計劃。本次減持,其套現了2.30億元。

此外,公司股東龍游聯龍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龍游聯龍”)曾在今年6月22日披露減持計劃,10月21日,其進一步披露減持結果,減持了約6.28萬股,套現約285.87萬元。

至此,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中,已有4名股東繼續了減持。

除了上述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外,股東還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

11月2日,越超有限公司與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越超有限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後者轉讓其持有的公司755.07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本次轉讓價格爲36.55元/股,較協議簽署前一個交易日40.18元/股有明顯折價。交易總價款約爲2.76億元,轉讓原因爲自身資金需求。

本次協議轉讓完成後,越超有限公司將不再是禾川科技持股5%以上股東,而藉助減持及協議轉讓,越超有限公司套現超過5億元。

核心部件領域與外資品牌競爭

雖然四大股東減持,但禾川科技的基本面並未改變。

在經營業績方面,禾川科技確實存在較大壓力。上市之前的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13億元、5.44億元、7.51億元,同比增長10.56%、73.87%、38.13%,連續三年保持了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同期,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爲0.48億元、1.07億元、1.10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5.21%、124.36%、2.97%。

上市之後的2022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9.44億元、8.85億元,同比增長25.66%、26.44%,營收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淨利潤走勢變動更弱了,同期淨利潤爲0.90億元、0.6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7.85%、29.72%。

其中,今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76億元、3.26億元、2.83億元,同比增長44.38%、18.18%、20.68%。與之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爲0.21億元、0.29億元、0.13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8.47%、-22.49%、-60.5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分別爲0.19億元、0.16億元、0.09億元,同比下降2.68%、49.91%、68.85%,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季度降幅環比擴大。

針對淨利潤下降,在2023年半年報中,禾川科技稱,主要系公司大客戶、大終端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行業,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在新能源行業比其他行業偏低,新能源行業銷售佔比較大,以及受產品更新換代影響,公司產品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

公司稱,爲搶佔市場先機,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公司增加了在市場、研發方面的投入,銷售、研發費用增加。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爲1.06億元,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的研發投入水平。

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合計6779.01萬元,同比增長39.38%,佔營收比重爲11.27%。今年6月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爲548人,佔員工總數的27.21%。

禾川科技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核心部件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應用集成。

公司稱,其產品在光伏、鋰電池、機器人等行業廣泛應用,覆蓋了比亞迪、工業富聯、寧德時代、順豐控股、隆基股份藍思科技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公司產品矩陣已經實現工業自動化領域“控制+驅動+執行傳感+機電一體化”的覆蓋,並沿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延伸,涉足上游的工控芯片、傳感器和下游的高端精密數控機牀等領域。

禾川科技稱,公司成功在部分中高端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領域內與外資品牌開展競爭,助力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