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導讀

朋友在閱讀醫林獨嘯齋《【加味黃芪五物湯專題】經方思維解析張錫純氣虛痹痛良方》之後,毅然使用史鴻濤老先生的類風溼效驗方,取得了良好療效,膝關節積液也消減大半。

閱讀本醫案之前,請先閱讀以下兩篇文章:

【加味黃芪五物湯專題】經方思維解析張錫純氣虛痹痛良方

【大防風湯專題】大補氣血而流通之,治關節疼痛肢體無力效佳

讀完之後,對理解本醫案大有幫助。

老人類風溼性關節炎30年關節腫痛,史鴻濤類風溼百效方療效極佳

作者:黃裳

南極老師好,從你的公衆號上學習已有一段時間,收貨不少,今天想分享一例使用史鴻濤老先生自擬方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案例。

這是一位70歲的男性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病史已有30餘年。衆所周知,類風溼關節炎俗稱不死的癌症,雖說近幾十年西醫的有效藥物研製有所突破,但並不是每位類風溼患者都能有很好的療效,而且患者的依從性也會影響西藥的效果,喫喫停停,大部分都會復發加重。而這位患者屬於病史時間長、病情重、且依從性很差的,所以效果很不好,好幾處關節已經畸形,他之前的情況不再贅述,重點講述這次的就診用藥情況。

因爲是我的一位老病人,所以他一般病情穩定時會自行停藥,復發了纔會再來找我,這次再次復發就診是今年6月份,當時按照常規的方法治療,疼痛有所緩解,但雙膝關節腫痛一直不能改善,期間方案調整了好幾次,免疫抑制劑、消炎止痛藥、激素、生物製劑都試着用上了,效果還是不盡人意。

這是七月初做的關節超聲。

中間除了西藥,也開了些草藥,但效果不明顯(這位患者除了關節痛,其他沒什麼特別的症狀,我後來分析也可能是關節疼痛久了,他對疼痛之外的症狀很不敏感),沒有可以抓的點,所以開方非常的迷茫,後來剛好看到了南極老師分析的史老治療類風溼的方子,抱着試一試的心情,開了七付。

(黃芪30,附子10)

一週後,患者反饋,雙膝關節的腫痛好些了,當時我很欣喜,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於是按照南極老師的加減方法,逐漸增加了黃芪和附子的量,維持在患者覺得舒服的劑量

(黃芪45,附子15)

(黃芪60,附子20)

(黃芪75,附子20)

就這樣喫了兩個月,關節腫痛改善了許多,特別是雙膝關節的積液,後來想着也許可以給南極老師投稿,所以讓他又複查了一次膝關節彩超做對比。

(可見膝關節積液明顯吸收)

南極按

投稿的朋友提到的:“按照南極老師的加減方法,逐漸增加了黃芪和附子的量,維持在患者覺得舒服的劑量”,這個經驗記錄於醫林獨嘯齋之前的文章裏頭:

【加味黃芪五物湯專題】經方思維解析張錫純氣虛痹痛良方

我這裏直接複製粘貼如下:

►►►

黃芪的加減說明:

  1. 此方中的黃芪必須生用而且重用,這是最要緊的地方。

  2. 生黃芪流通氣血的能力比炙黃芪優秀許多,而治療痹症必須氣血往來通暢。因爲治此症候必須補氣並流通之,膩補只會令症候越來越嚴重。張錫純對此多有論述,請讀者仔細閱讀。

  3. 觀察全方藥物比例即可明白——黃芪是全方劑量最重、比例最大的藥物,是整張處方的主角治療氣分不足非常嚴重的患者的時候,必須重用到很高的劑量療效纔好。因此不必拘泥於原方的一兩,而應該用於重用黃芪,我最高用過150g,只要對症就沒有任何副作用。

  4. 一般在辨證準確的情況下,初診的時候可以開30-60g生黃芪,然後根據患者的症狀變化逐步增加劑量,最後穩定在患者覺得最舒服的劑量不要改變,守方一段時間就會治癒頑固的痹痛。

  5. 初學者可以從30g生黃芪開始用起,隨着經驗的增加,使用起來會越發得心應手。經驗不足的朋友千萬不要在沒完全掌握黃芪藥證的時候濫用這味藥。

►►►

附子的加減說明:

  1. 如果患者有舌淡白、怕冷、手足冰冷、關節疼痛遇冷加重、精神差、但欲寐......等症狀,說明此患者處於陰寒沉衰、陽氣不足的狀態,此時必須使用附子纔可以消除關節疼痛,不用的話,這個病就好不了。

  2. 漢唐古方治療寒溼痹痛經常桂、術、附並用,經方中甘草附子湯就是典型,而《外臺祕要》、《千金方》中更是數不勝數。張錫純的這張加味黃芪五物湯加入附子之後也是桂、術、附並存,治療寒痛的能力尤爲強大。

  3. 附子劑量可以從9克用到60g不等。低於15g同煎即可,大於15g最好先煎30分鐘保證安全

  4. 一般初診的時候使用9-15g附子是很安全的,然後根據患者的症狀變化逐步增加劑量最後穩定在患者覺得最舒服的劑量不要改變,守方一段時間就會徹底根治

  5. 絕大部分情況下30g以內的附子就足夠解決問題了。大於30g一般都是少數情況。

我這篇文章裏頭的講解,幾乎是手把手教大家一步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等痹痛病,所有的細節都講到了,毫無保留。希望大家能夠仔細閱讀,最好做個筆記。

另外,爲何此方明顯緩解了患者的膝關節積液呢?妙處在於黃芪的使用。

膝關節積液比較重的患者,其膝蓋腫大,有鶴膝風的意味,而大劑量黃芪正是治療鶴膝風的主藥,我之前曾經在大防風湯專題講過鶴膝風的治療:

【大防風湯專題】大補氣血而流通之,治關節疼痛肢體無力效佳

方便起見,直接把內容複製過來:

大防風湯的精華所在就是補氣血而流通之,從而可以治癒鶴膝風等嚴重的下肢疾病。局方記載的“祛風順氣,活血脈,壯筋骨,除寒溼,逐冷氣”、“服之氣血流暢,肌肉漸生,自然行履如故”是對此方功效的最佳註解。

爲了照顧對古病名不太瞭解的朋友,這裏解釋一下:

所謂“痢風”,指的是久痢之後下肢逐漸開始疼痛、無力,無法行走的疾病。患者不停的下利,導致營養吸收困難,人體的氣血不斷受損,同時邪氣久久不去、留滯下肢,故患此症候。這個情況如今非常少了,古代衛生條件很差,患上痢疾的死亡率遠比現在高,即便不死亡也容易留下後遺症,故有此證。

“鶴膝風”這個病指的是患者膝蓋腫大、劇痛,而膝蓋周圍的肌肉逐漸萎縮無力,看起來像是仙鶴的膝蓋一樣,如下圖:

不得不說,古人命名真的很形象化。

到了明末以及清代,治療鶴膝風使用大劑量黃芪的風氣逐漸流行,諸如蒸膝湯(生黃耆8兩,金釵石斛2兩,薏仁2兩,肉桂3錢)、四神煎(生黃芪半斤,遠志肉、牛膝各三兩,石斛四兩,金銀花一兩)等處方橫空出世,治療鶴膝風開始以大力補氣爲先。但是在此之前,治療鶴膝風的主方基本都是大防風湯。

有趣的是,直到現在日本人還在用大防風湯治療鶴膝風,可謂是很遵從古人、不忘初心了(PS:其實真實原因是因爲清代閉關鎖國,導致清代興起的醫療技術傳不到日本,哈哈)

讀完之後,即可明白重用黃芪的妙處。

警告:

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與方劑都是爲中醫同仁學習參考之用,非專業人士請勿私自試藥,否則後果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