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黃勝    

據雷軍個人公衆號11月29日消息,雷軍在第九屆校友珞珈論壇上表示,不少人對小米還有很多誤解,總有人說,“小米就是組裝廠,小米研發投入少,小米沒有核心技術。”

但其實在被視爲小米最不擅長的5G標準專利中,小米也有較好的成績。“這個領域,是通訊設備廠商的長項,而且特別需要積累和沉澱,需要熬年頭。但即便如此,在今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有效全球專利族企業排名》中,華爲是全球老大,佔比14%;而小米專利佔比4.1%,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

雷軍還強調,關於誤解的問題,自己也曾經煩惱過。後來想明白了,沒必要糾結,關鍵還得看自己的成長。

“反過來說,大家拿13歲的小米,跟蘋果比、三星比、華爲比,是對我們有極高的期待、極高的要求。只不過,飯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我認爲,隨着小米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實力越來越強,我們一定能憑藉自身不斷的成長,來贏得大家的信任和認可。”

雷軍在演講中還跟大家彙報了一組數字:過去五年,小米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8.4%,2022年小米的研發投入了162億元,2023年預計將達到200億元,未來五年還會投入超過1000億元用於技術研發。

162億元是什麼水平呢?今年9月,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發布《202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22年全國研發經費投入 30782.9億。小米的研發投入,已佔全國所有研發經費,包括央企、國企、高校、研究機構、民營企業總和的0.53%。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小米在申請和取得專利的路上也有所行動。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11月28日公告,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爲“揚聲器及電子設備“,授權公告號CN220108191U,申請日期爲2023年6月。

專利摘要顯示,本公開是關於一種揚聲器及電子設備,所述揚聲器包括:殼體;第一振動單元,所述第一振動單元設置於所述殼體;第二振動單元,所述第一振動單元與所述第二振動單元分別設置於所述殼體的相對的兩側;第一高音單元,所述第一高音單元設置於所述第一振動單元的內側。本公開通過在兩個振動單元所構成的偶極子揚聲器上設置高音單元,從而實現遠場抵消從而提升了用戶通話時的隱私性,並且通過高音單元提升了揚聲器的高頻靈敏度和高頻延展性,強化了揚聲器的高頻播放效果。

另據國家知識產權局11月28日公告,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爲“數據處理方法、終端、網絡設備以及存儲介質“,公開號CN117136587A,申請日期爲2023年7月。

專利摘要顯示,本公開涉及數據處理方法、終端、網絡設備以及存儲介質,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包括:在第一時間段內,發送上行數據和/或接收下行數據,所述第一時間段是指以接收到第一命令的時刻爲起點,以切換至第一TCI狀態的時刻爲終點的時間段,所述第一命令用於指示終端切換至所述第一TCI狀態。上述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終端以接收到第一命令的時刻爲起點,以切換至第一TCI狀態的時刻爲終點的時間段內,仍支持發送上行數據和/或接收下行數據,保證終端的正常通信,提高終端進行通信的準確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雷軍個人公衆號、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