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以來,瑞銀高盛等多家華爾街投行連續發佈研報,重申阿里巴巴“買入”評級。

部分國際投行認爲,市場對阿里巴巴“沒有看清全貌”,並強調淘寶天貓用戶爲先和價格力策略已初見成效,正在形成用戶、商家和平臺之間增長正循環。

阿里股價波動較大

本月中,阿里巴巴集團公佈了2024財年第二季度業績,收入增長9%,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18%,超市場預期。其中,淘天集團客戶管理收入(CMR)和經調整EBITA同比均實現增長,利潤達到64.5億美元,同樣高於市場預期。

不過,受到宏觀環境和公司業務上市計劃調整等影響,阿里巴巴股價出現連續下跌。對此,瑞銀在11月27日報告中表示,市場對於業績外的因素過於關注,卻沒能看清全貌,反應過度。

瑞銀認爲,即使只考慮資本回報率,阿里巴巴的股價也十分誘人,並特別提到淘寶天貓對用戶和價格力的投入,已經形成“正循環”,爲未來持續增長奠定了關鍵基礎。

瑞銀表示,上個季度中,由於商家數量增多、價格競爭力增強以及更加豐富的內容供給,淘寶的日活躍用戶數(DAU)、用戶時長以及訂單數量均實現快速增長。雖然由於高性價比商品的增加,成交額(GMV)增長相對較慢,但是這其實是淘寶價格力戰略見效的結果。

“我們將其視爲阿里巴巴成功執行其價格競爭策略的結果,以提供更好的產品組合給客戶。長期來看,這對阿里巴巴的用戶心智應該是積極的。”

淘天GMV逐步趕上

瑞銀同時指出,隨着用戶份額和訂單份額的增加,以及用戶轉化率提高,淘寶天貓GMV將逐步趕上,這將與淘寶的用戶、商家、訂單和收入相互帶動。瑞銀認爲,“關鍵是以用戶爲中心,建立繁榮的生態系統並利用技術推動增長。豐富的多樣的貨幣化產品可以爲用戶、商家和平臺創造一個良性的循環。”

數據顯示,剛剛結束的2023年天貓雙11中,不僅GMV再創新高,訂單數、用戶規模、商家規模也呈現出良性循環的特點。

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數據顯示,10月30日至11月3日,淘寶APP日活躍用戶數連續4天突破5億。

由於淘天集團正處在戰略變革的關鍵時期,市場機構普遍認爲,相對於短期營收增長,用戶、商家、訂單等指標更加重要,更代表長期增長潛力。高盛在23日的研報中同樣發佈了類似看法,並且對於淘寶天貓廣告收入繼續增長表示樂觀,“我們注意到,本季度用戶、用戶購買頻率和訂單量等指標均有所改善,其中中小企業商家尤其是新加入的商家更願意採用廣告工具”。

此外,高盛對商家進行的獨立調研訪談也顯示,淘寶天貓最新推出營銷工具,不僅能幫助商家提高營銷效率,並且提升了中小型企業在淘寶投放的意願。高盛認爲,雖然由於中小商家的佣金費率低等原因,會拉低淘寶天貓的短期營收, 但是由於業務總量的增加,最終會抵消短期負面影響。

堅定互聯網消費平臺定位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11月16日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淘寶要堅定地做綜合性平臺,滿足最大消費者羣體的多層次需求以提高購買頻次。

在面向未來三年的戰略週期中,淘寶天貓將進一步明確業務優先級——用戶爲先。同時,吳泳銘還明確,淘寶將堅持互聯網消費平臺的定位,“並不將自己定位成零售公司”。淘寶會將用戶購買頻次而不是GMV作爲平臺經營的最關鍵目標。

此外,淘寶將執行一個APP內多層次市場策略和價格力策略。吳泳銘認爲,淘寶作爲一個超級APP,有能力容納從品牌到白牌的多個商品分層以及多重價值主張,通過AI技術和運營模式的迭代,將淘寶打造爲一個包容多元化市場的消費APP,並將價格力作爲貫穿各層次商品的核心策略。

根據高盛中國互聯網月度跟蹤報告,淘寶APP的日活躍用戶已經連續九個月實現同比增長,顯示出其 “用戶爲先”戰略的初步成效,與此同時,拼多多日活躍用戶數則連續八個月下降,10月同比下降15%。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