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日電 爲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做好綠色金融、數字金融大文章,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下,交易商協會牽頭研究編制中國綠色債券指數,並於11月24日在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換屆暨成果發佈會上正式發佈。中國綠色債券指數的發佈,爲衡量綠債市場價格波動、表徵綠債市場整體走勢提供了有益參考,是助力綠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提升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中國綠色債券指數(以下簡稱“指數”)是以一定樣本範圍內的價格數據爲基礎,按照一定規則計算形成的指數,旨在客觀準確反映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綜合行情表現。指數以2022年1月4日爲指數基日,基點爲100點;自運行以來,整體保持上行走勢,截至2023年10月末,已納入樣本券477只,指數值爲105.96點,較2023年初上漲3.03%。指數具備三方面核心特徵:

一是樣本選擇覆蓋全市場、彙集多品種。樣本券選擇在銀行間市場或滬深交易所上市的符合主管部門要求的綠色債券,涵蓋綠色政金債、綠色金融債、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綠色公司債和綠色企業債,剩餘期限1個月以上,外部評級AA及以上或中債資信內評爲A+及以上的綠色債券;同時設定單個發行人權重佔比不超過10%,在實現樣本券選擇範圍廣泛性的同時確保樣本券的穩定性,更能準確反映市場整體走勢。

二是取價規則兼顧科學性、公允性。參考市場慣例,本次指數編制總體原則爲優先選取合理的債券成交價格,其次選取合理的債券估值價格。具體爲,利率債選取當日成交均價,若當日無成交則沿用最近成交均價;信用債當日有成交選取合理的成交均價,若無則選用中債資信估值。中債資信估值合理應用信用風險定價、不盲目跟隨市場非理性行爲,發揮特殊市場時期逆週期調節作用,能夠客觀、科學的反映標的公允價值。

三是計算規則合理體現指數的長期綜合回報。本次指數編制類型爲全價指數,採用市值加權計算方法,根據編制規則進行自動計算,對樣本券調入及調出等非交易性因素帶來的債券總市值變化情況進行除數調整,並對利息現金流進行再投資處理,綜合計算資本利得收益、票息收益和現金再投資收益,合理體現綠債指數的長期綜合回報。

中國綠色債券指數的推出,對綠債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表徵走勢,統一表徵綠債市場價格走勢,全面展現中國綠債市場發展情況;二是精準引流,爲投資決策提供業績基準參考和權威可投白名單,精準引導資金投向綠色低碳領域;三是提升影響,推出市場認可、標準統一的綠債指數,進一步提升我國綠債市場影響力,促進ESG理念與綠色金融市場發展良性互動,助力中國綠債市場高質量發展。

編輯:王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