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要有出息,智慧是硬本事,社交是軟實力。

社交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當你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出息的時候,第一時間要看自己能力是否足夠,然後看身邊的人,到底是幫你,還是成爲了累贅。

有了求發展的智慧,還有脫羣、合羣的自由,命運纔會真正好起來。

01

在低層次的羣,做什麼都礙手礙腳。

劉伯溫在《郁離子》中寫過一個故事。

熹華山上有一種鳥,叫紺羽鵲,羽毛特別好看,類似於鳳凰,發出的聲音,也很動聽。

紺羽鵲長大之後,飛起來,聲音響徹雲霄,激盪洞穴並震動了山岩。樹林也跟着它發出了濤聲。

令人驚訝的是,動物們看到紺羽鵲,驚恐起來。

森林裏的驁鳥,怕這隻紺羽鵲奪走自己的霸主地位,就去西王母那裏告狀:“這紺羽鵲的叫聲奇異,不吉祥。”

西王母聞言,派人驅趕紺羽鵲,導致其羽毛脫落,奄奄一息。

年輕時的劉伯溫,不也和紺羽鵲一樣,努力讀書,考上了進士,但是元朝進入了民不聊生、戰火不斷的階段。他一直都不被重用。

在青田做官的時候,他揭發身邊的官員,欺壓百姓,貪圖金錢,反而被一大羣官員圍攻,不得不辭職退隱。

若不是朱元璋請劉伯溫出山,可能他的一輩子,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想起《百家講壇》裏的一個問題:如果一隻鶴站在一羣雞當中,是鶴比較難受,還是那羣雞比較難受?

大家都覺得,鶴立雞羣,是好事呀,證明自己很優秀呀。

可是,可趙玉平老師卻說:“一隻鶴,如果非要去跟雞合羣,那麼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要麼被雞羣逼死,要麼被雞羣同化。”

老師的回答,就是雞羣定律。

當一個人很優秀的時候,卻混在低層次的羣裏,並沒有什麼優越感,只是會被人嫉妒,然後有各種碾壓。

你以爲自己很厲害,但是一拳難敵四手。四面受敵的樣子,註定會讓你失敗,不逃之夭夭的話,生命都會受到威脅。

在雞的羣體裏,仙鶴是有罪的——你有本事,你就是大家的敵人;你長得好看,就是大家公認的丑角。

可見,很多人沒有出息,不是真都沒有智慧,而是有智慧卻沒有辦法發揮出來。

類似的情況有很多:南宋的辛棄疾,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場,能夠火中取栗,但是他並沒有收復故土的機會,被一羣議和派,耽誤了一輩子;岳飛,遇到了秦檜的團體,也是以卵擊石罷了。

撼動一塊石頭,一座大山,都容易,要撼動一個羣體,難於上青天。你越使勁,越沒有出息。

02

去高層次的羣,才能乘勢而上。

三國時的魯肅,一直勤勤懇懇地經營家庭,累積了兩個大糧庫。

平時,他樂善好施,努力讀書,在本地很有名氣。

作爲諸侯之一的袁術,讓魯肅做東城縣令。

魯肅爲官一段時間,就辭職了,去投奔周瑜。

袁術派人攔住魯肅。

魯肅毅然離開了,頭也不回。大家都覺得好笑,因爲當年的周瑜,僅僅是一個縣令而已。

事實證明,魯肅的選擇的對的,周瑜有沖天之志,和孫策、孫權都是哥們,屬於江東團隊。

當孫權 崛起之後,魯肅提出了“江東對”,爲孫權建立東吳打下基礎。

赤壁之戰後,魯肅建議把荊州借給劉備,孫權也同意了。同時,諸葛亮、劉備對魯肅,刮目相看,促進了孫劉聯盟。

周瑜過世時,說:“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魯肅過世時,諸葛亮奔襲千里,特意來悼念。

魯肅過世多年後,孫權對大臣說:“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

人若有出息,那就勢必見證了一句話:“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周圍的人,都託舉你,你也爲周圍的人出一把力,經過幾次互動,大家都會出類拔萃。

正所謂,強者人抬人,弱者人踩人。

人要有出息,就得學會更換羣體,千萬不要追求什麼“鶴立雞羣”。

其一,學會觀察,看看周圍的人,是處於什麼層次。若是大家的層次,比你低很多,你就保持低調,別冒尖,避免被踩。

其二,不動聲色地離開低層次的羣體,若是羣體強留你,也要勇敢地轉身。想一想,這樣的羣體,得罪了,也沒有關係。

其三,去靠近高層次的羣體,學會幫助人,也接受大家的幫助。形成良性互動。

其四,如果沒有合適的羣體,那就學會一個人獨來獨往。你只要灼灼放光,也會吸引一些人,主動和你合作共事。

人,只要去了合適的羣體,就是借力使力,也有了推動自己平臺。

千萬不要和一羣低層次的“雞”,糾纏不清。也不要讓自己固定在某個羣體。人生在發展,就要堅持“一上一上又一上”。

03

在生活中,很多人說:“我沒有遇到伯樂;我是沒有機會了;我命該如此......”

這些 悲觀的情緒,都是錯誤的,也是你身邊的羣體帶來的。

身邊的人都積極向上,你也會努力跟上;身邊的人都混日子,你也會無所事事。

不要盲目相信“寧爲雞頭,不爲鳳尾”的道理,跟着鳳尾,你纔會飛得更高。

很多時候,人沒有本事,是因爲外力干擾太大,負能量太重。能夠擺脫外力,找一個羣體,激發你的內生動力,諸事可成。

從今往後,跟對着,走對路,做對事。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