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萬物,皆有所短。

人們的心態會影響身體的溫度,如果想讓身體溫暖,可以多想想火;如果想讓身體清涼,可以多想想水。如果情緒激動,身體會顫抖;如果受到驚嚇,會出汗;如果感到恐懼,會顫抖;如果感到慚愧,會臉紅。如果悲傷,會流淚;如果慌張,會心跳加速;如果生氣,會感覺身體麻木。如果說話酸味重,會垂涎欲滴;如果說話臭氣熏天,會吐口水。如果高興,會笑;如果悲傷,會哭;如果笑,會顯得美麗動人;如果哭,會顯得呆滯。

如果白天看到某些東西,晚上就會夢到這些東西。如果白天思考某些事情,晚上就會說胡話。如果做夢與異性交往,會導致精氣泄露,情緒激動會導致發狂。這些都是因爲心態引起的。

只有心靜才能通神
只有心靜才能通神

太乙真人說,我有三部經,總共只有六個字。讀書人讀了這部經可以成聖,道士讀了這部經可以成仙,和尚讀了這部經可以成佛,而且這部經的功德非常大,但是要體認和奉行。這部經的第一句話是“日忍”,第二句話是“日方便”,第三句話是“日依本分”。這部經不存在於大藏經中,只存在於靈臺中。只有心靜才能通神,事情還沒發生就能預知。不出門就能瞭解天下,不窺見天道。

只有心靜才能通神

心就像水一樣,如果長久地保持平靜,就會變得清澈透明,這就是所謂的靈明。所以心靜可以固本培元,可以活到一百歲。如果心態有一絲波動,就會讓神跑到外面,氣跑到身體裏面。這樣會導致氣血混亂,各種疾病都會隨之而來,壽命也會因此受損。

只有心靜才能通神

君子知道身體和精神的關係,要想讓精神存在,必須要有身體作爲基礎。要明白身體的容易丟失,要知道一個錯誤的想法會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傷害。因此,要通過修煉來保護精神,通過安靜來保護身體。不要讓感情左右自己的思想,不要讓情緒影響自己的行動。要保持平靜,不要有任何情感和想法。這樣才能讓身體和精神達到和諧,有呼吸和吐氣。通過飲食和養生來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健康,讓身體和精神達到表裏如一。

神農說:上等的藥物可以養命,中等的藥物可以養性,只有瞭解生命的道理,才能正確地輔助生命。而普通人不明白這些,只知道喫五穀和享受各種感官刺激。他們的眼睛被迷惑,耳朵被迷惑,味覺和嗅覺被擾亂,身體被煎熬,腸胃被煮爛,骨髓被腐蝕,情緒被違背,思維被消耗,情感被摧殘。如果這樣的身體面對各種攻擊,很難持久。如果懂得養生之道,就應該保持清醒、平靜、安詳的狀態。

要減少慾望,不要讓名聲和地位傷害自己的品德。因此,要學會放鬆自己,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要知道美味對身體的危害,所以要放棄它。這不是因爲貪心而剋制自己,而是因爲知道美味對身體的危害。外界的干擾不會影響內心的平靜,只有精神的純潔才能保持。內心沒有憂慮和恐懼,沒有任何思考和想法。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享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能夠做到這些,就可以和羨慕門一樣長壽,和王喬一樣長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