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這是在前日發文抨擊《佩劍將軍》關於中正劍的胡說八道後網友的提問。

我黨領導的軍隊不講國民黨軍隊那一套,包括朱德、彭德懷等,連武裝帶都極少扎,平時扎的就是和普通士兵一樣的窄腰帶,更不會佩劍。但也有例外,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在國統區活動時,會扎武裝帶,佩短劍。還有在國統區辦事處工作的部分軍官也是如此。在一段周恩來、王明、葉劍英等人討論戰局的短視頻中,可以看到當年葉帥的這一風采(我不會上傳視頻)。

還有更例外的,即新四軍軍長葉挺,有不止一幅扎武裝帶佩短劍的照片流出,即使在新四軍中,也有這種情況。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上圖即葉挺(右一)與張發奎等人的合影。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的中正劍是否也來自蔣介石的贈予呢?

這就牽出一個話題,即中正劍的種類。

嚴格說來,只有在劍柄上鐫刻了“蔣中正贈”字樣的短劍才能被稱作中正劍。但實際上今天人們口中所稱之中正劍,其概念早已外延,中正劍,已經是這一時期所有軍官短劍的泛稱,或代稱了。

中正劍分幾種呢?

一、蔣介石的贈劍

中正劍始於1933年廬山軍官訓練團。要說贈劍,蔣介石真的夠慷慨,首次贈劍僅僅兩個月不到,就贈出7903支。自從廬山贈劍開始,這老蔣一發不可收拾,對所有曾隸屬其部下的軍官、軍佐都曾海量贈劍。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對中央軍校畢業學生的贈劍。

中央軍校從第九期開始,各期畢業的每一名軍官學生,不管是本校還是分校,不論優劣,都是每人獲贈中正劍一柄。

1937年,曾規定各軍官學校畢業學生中的前五名由蔣校長親授,但未能執行,事實上仍然是統一製作,統一發給,像今天的畢業紀念冊一樣,人手一柄。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對戰幹團團員的贈劍。

抗戰爆發後,爲吸納大量青年學生,有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的設立。戰幹團學員畢業時,中正劍同樣每人一柄。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贈予空軍航校飛行學員的短劍,俗稱鸚鵡劍,屬於中正劍的另類。

國軍各軍兵種學校、警官學校也都由蔣介石兼任校長,所有這些學校的學生在畢業時同樣也都有蔣校長的中正劍贈予。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對短訓班結業學員的贈劍。

那時開辦的所有大大小小的長長短短的訓練班,結業後都會有一柄中正劍發給。

這麼說吧,那年頭各軍官學校、各軍兵種專科學校、警官學校等等,校長都是由蔣介石兼任。所以只要是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都能獲贈一柄中正劍。以蔣介石名義贈出的中正劍能達到六位數之多,佔了同一時期軍官短劍的絕對多數。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種以蔣介石名義贈出的中正劍,劍柄上都會鐫刻“蔣中正贈”或“蔣中正授”字樣。

二、軍中大佬小佬的贈劍

1936年,《陸軍服制條例》頒行。該條例第十九條明確要求:

陸軍官佐著用軍常服時,束武裝帶,帶領章,佩短劍。但閱兵或指揮時,軍常服得佩軍刀。

從這時起,軍官着常服必須得佩短劍。

可雖然規定了軍官必須佩短劍,但短劍並不統一製作發給。依《陸海空軍軍官佐佩劍及陸海空軍各軍事學校畢業員生贈劍辦法》第二項之規定——

“陸海空軍軍官佐所佩短劍一律自備,公家概不得發給。但由本會委員長特予贈給者不在此限。”

蔣介石的學生自有校長髮給,可國民黨的軍隊還有很多雜牌軍,還有很多不是老蔣的學生,這咋整呢?

好辦,各地方軍隊大佬自己整。

古今中外,高級將領、甚至不高級將領,都有向部屬頒授佩劍佩刀的習慣,此時又有《條例》的硬性要求,於是除了老蔣頒授的中正劍,各地大小軍頭也如法炮製,製作類似的短劍向自己的屬下大量頒授。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陳儀向部屬贈予的短劍。應是在任福建省主席兼25集團軍總司令時所贈。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韓復榘向部下憎予的短劍。顯系其在任山東省主席兼第三路軍總指揮時所贈。

除此之外,閻錫山、楊虎城、劉文輝、何鍵、馬步芳、張學良、陳調元、趙守鈺等,都有贈劍留世。

還不要以爲只有大軍閥才能向部下贈劍,小軍閥乃至師長旅長同樣可以向部下贈劍。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四川軍閥王瓚緒贈給部屬的短劍。中正劍流行時,其曾任44軍軍長和29集團軍總司令。和川軍其他軍閥相比,不算是大軍閥。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167師師長楊渠統贈出的短劍。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是第166師師長郜子舉、副師長王認曲贈給部屬的短劍。

師長可以贈劍,旅長也可以贈劍,甚至有的地方保安團長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給部下贈劍。這一時期的軍官短劍那真的是一個琳琅滿目。

所有這些由各大小軍頭贈出的短劍,如今在坊間統統被稱作中正劍。當然這隻能算是廣義的中正劍了。

三、不屬於任何人贈予的制式軍官短劍

就像任何時候都有不追風的人一樣,那年頭,也有很多高級將領並不喜歡以自己的名義向部屬贈劍。這樣的話問題又來了,《條例》規定着軍常服必須得佩劍,可既沒能成爲蔣介石的學生,得不到真的中正劍,自己的長官不給贈,又得不到“假的中正劍”,那咋辦呢?

極簡單,可以定製,也可以購買。

當然定製也是有規格的。《陸軍服制條例》中對短劍的規格,有明確的規定: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全長三十九公分,劍柄長十一公分二公釐,護手厚三公釐,鞘長二十七公分五公釐,劍柄寬三公分,鞘口寬三公分,尾寬二公分二公釐。劍柄用玳瑁制,柄之兩面中央及頂上均包銅鍍金,上鐫梅花紋,玳瑁部分箍以斜形金線; 護手亦銅製鍍金,不鐫花紋; 鞘身爲白色鍍鎳,但鞘口及鞘尾均包銅,平鐫花紋; 鞘口包銅,長三公分二公釐; 鞘尾包銅,長六公分。 劍刃長二十六公分。劍柄與劍鞘相連接處置彈簧開關一。”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這就是按條例規格由軍政部指定的廠家製作的制式短劍,因劍柄上有三朵梅花,又俗稱“梅花劍”。這同樣是泛稱之中正劍的一種。但此“中正劍”不論劍柄還是劍鞘均無銘文題字,也就是說它既不是蔣中正贈予,也不是某個大小軍頭贈予,而是由某個部隊統一採購,或是由個人採購的。

葉挺、葉劍英等佩掛的“中正劍”,是否來自蔣介石的贈予

雖有規格,但實際上的出品仍然小有差別,上圖三柄梅花劍,就略有不同。

回到文章的開頭,葉挺、葉劍英等當年佩掛的“中正劍”,應該不大可能來自蔣介石或其他軍閥的贈予,也不可能是延安的配發,而極有可能只是按照服制條例的規範,在購置軍服、武裝帶等軍官服飾時,一併定製或購買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