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黑嘴從汪建中到廖英強,再到最近剛出來的一個新聞。爲什麼成爲了市場最普遍的做莊現象。爲什麼一直存在。
杭州老陳,在一家諮詢公司作副總,就是個黑嘴。他結婚時,來的人除了他的員工,全部是媒體和電視臺的,還有投資機構,遊資大佬。
兩點半的時候纔是老陳工作的時候,其他時間他都在玩,兩點半來到公司,操盤的把選好的股告訴他,他一聲令下:浦發銀行,下面的員工奮筆疾書,各自寫好推薦浦發銀行的文章,什麼小盤銀行的新秀,技術形態從底部有攀升跡象,資金介入明顯。等等。操盤手也直接買進,把跌了三個點的浦發銀行打到平盤收住。
剛一收盤,推薦文章就交叉投向上證報,證券大參考,現代快報,等幾十家報刊。
很多員工其實想沾點光,都早早的問是什麼票。可老陳就是不說。直到三點才說。偶爾也會2點59說,看誰手快就買點算獎金了。
這天運氣不錯,白天剛買完浦發銀行,收盤浦發公司出了不大不小個利好。加上最近銀行板塊也比較熱,所以第二天高開衝高五個點賣出的。
第二天干的是哈高科。收盤後稿件投出去,就下班了。可是第二天早上一個同事找到了老陳。“陳哥,出事了”。
“怎麼了”。
“浙江國投我有個兄弟,是操盤手。他們因爲哈高科前幾年重組,搶了不少籌碼,不止他們,還有廣州和長沙兩家機構都搶了很多。可搶到以後,原來的主力出貨了。原來的主力和公司合作的,出貨成功就不重組了。三家機構套在裏面了。這下你推薦哈高科。國投的兄弟就來問我咱們的實力。我說沒有什麼實力。看來國投的兄弟是要趁機大量賣出啊。而且廣州長沙機構弄不好也要出”。
“我靠,你讓他們別出”。
“我哪有那個能力呀”。
“那就看誰出的快了。唉”。
當天博弈從集合競價就開始了,感受到賣呀的老陳,降低了賣價,結果那幾家也降,最後竟然低開六個點。誰也沒出掉,還把散戶嚇跑了。
後來老陳低價跑掉了。半年後北京首放推薦哈高科,高開高走漲停。杭州的操盤手在漲停板上出了兩百萬股。
因爲是廣州和北京合作,所以杭州出掉的籌碼他們都接了過去,把哈高科打了五個漲停纔出光。大量的出貨都要靠撞漲停板才能實現。
這就是搶帽子搶出來的幾家機構博弈的故事。因爲這類黑嘴的監管,需要賬戶交易分析和平臺私域薦股跟蹤做到同步,所以並不好查,但是現在有輿情預警和盤口百萬級深度數據分析,以及爬蟲和文本挖掘(就是隻要你在互聯網發佈黑嘴文本,就能即時抓取)。所以以後必將杜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