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清末奇人辜鸿铭给出了一个答案是:
“好人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个是讲气节;
第二个是有原则。”
有人问辜鸿铭谁配称为好人?
他说:
“现在中国啊,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
辜鸿铭说这话的时候,是在北大的讲堂上,学生都很惊讶。
辜鸿铭接着说出了理由:
“之所以说蔡元培先生是好人,是因为蔡元培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去搞革命了,现在还在搞革命。
我之所以是好人,是因为自从跟着张之洞做了清朝的官后,如今呢我还是保皇派。”
辜鸿铭此论,确实令人大跌眼镜。
他大概把自己的保皇信念看作是了气节和原则。在清末、乃至民国时期,辜鸿铭确实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保皇派,顽固到什么程度呢?有两件小事可谓是明证:
第一件小事是,在北京大学的教员大会上,辜鸿铭公开提了一个建议:
“如今都没有了皇帝,我看伦理学这门课就可以不讲了!”
因为没有皇帝,没有了尊卑,还谈什么伦理?
搞得大家哭笑不得,负责人陈独秀更是差点晕倒!
同是北大的课堂上,辜鸿铭还对学生发了一通奇论:
“现在社会大乱,主要是没有君主,比如你说法律,就没人害怕,但你说王法,大家都很害怕!”
辜鸿铭的顽固、忠君、尊王意识和思想,确实在民国时期独树一帜。
第二件小事是参加御宴。
辜鸿铭大半生都在为保皇呼吁,最大的官也就是跟着张之洞混,却从未真正见过真龙天子的面。
到了晚年的时候,宣统帝不知道那一阵心血来潮,忽然一天想请辜鸿铭吃饭。
于是,派人请辜鸿铭到养心殿御花园一同用膳。
熟悉民国辜鸿铭的都知道,此人才学颇丰,加之精通十种语言,另外尖牙利齿,狂得不行,逮住谁怼谁。可是在那天和宣统一起用膳时,口才一流的辜鸿铭竟然因紧张、外加感动,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显得诚惶诚恐。
当时在一边作陪的庄士敦十分惊讶,(庄士敦是宣统的洋老师)这不是辜鸿铭的风格啊!因为辜鸿铭的狂士风格,早已为中外人士所熟知。
但庄士敦不懂辜鸿铭那颗对皇帝的跪拜之心!
这一天,被辜鸿铭认为是自己一生最骄傲的高光时刻!
虽然宣统早已不是那个大清的皇帝,历史的车轮也早已轰轰而过了清朝的那个驿站。
但在辜鸿铭的心中,依然为皇帝腾出了最重要的一片位置。
或许辜鸿铭的一片“忠心”,连宣统都感动不已,所以在辜鸿铭去世的时候,宣统专门派人送钱治丧,还赐其御笔四字旌匾——“含谟吐忠”!
观辜鸿铭之生平行为,确实令人颇多唏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