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一片熱土生產正忙。

全球效率最高的汽車玻璃生產基地,全球技術領先的海上風電產業園,全球產量最大的高端鈦白粉生產基地……這裏是福建福州福清市,陸域面積1519平方公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2670億元人民幣,民營經濟對地區產值貢獻達80%

2023年前三季度,福清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7%,前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9%。頂壓前行、穩中有進的表現背後,離不開一家家優質企業的奮力拼搏。

保持專注

只要扎得深,即便在“小而窄”的細分領域,也能搞出“大名堂”

一片玻璃,能變出多少花樣?福清企業給出精彩回答。

走進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廳,一片神奇的玻璃引人關注。輕摁按鈕,玻璃可智能調光、加熱除霧,還可播放視頻。

“這是一片安裝在時速600千米高速磁浮列車上的玻璃,即使1千克鋁彈以720千米/小時的速度撞擊上去,也不會破裂。”福耀玻璃工程研究院院長鄭明生自豪地說。

漫步展廳,記者發現,即便在一臺汽車上,玻璃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可以是智能顯示屏,實時顯示車速、油耗、導航等行車信息;可以是隔熱材料,自動反射太陽光中的熱能,減緩車內儀器儀表老化;還能加載芯片,變身“智能網聯汽車的數字電子車牌身份證”……

“成立36年,福耀專注於做好每一片汽車玻璃,始終致力於運用科技拓展玻璃產品的邊界。”鄭明生說。如今,全球每3輛汽車中就有1輛的玻璃來自福耀。今年前三季度,福耀玻璃實現營業收入238.26億元,同比增長16.56%;淨利潤爲41.27億元,同比增長5.87%

同福耀玻璃一樣,不少福清的企業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幾十年如一日,專注一個領域、深耕一個市場,收穫了獨門祕籍,練就了過硬本領。

13年,坤彩科技只做“一件事”——研發高端鈦白粉。

“同是鈦白粉,低端產品售價1.6萬元每噸,高端高達3.6萬元每噸。”坤彩科技董事長謝秉坤感慨,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國,擁有全球53%的產能,卻長期處於產業鏈中低端水平,“邁向高端,這一步必須跨出去。”

持續投入,終得回報。2022年,坤彩科技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套氯化鈦白工藝,這一創新不僅打破了國外氯化法鈦白粉技術壟斷,更實現了高品質、低能耗的生產。今年10月份投產後,坤彩的新產品叫響市場,一舉收穫價值2.76億元的大單。

30年,光陽蛋業專注“一件事”——打造“一枚好蛋”。

蛋雞養殖場裏,一款外形可愛的機器人正沿着預定軌道,對雞籠進行可視化巡檢。“這款機器人能快速辨別蛋雞的身體狀態,在它的幫助下,一名員工就能管理15萬羽蛋雞。”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劼說。

2006年,研發出首條自動化蛋品清潔生產線;2011年,引入首套自動化蛋雞養殖系統;2014年,完成蛋雞養殖物聯網建設;2019年,研發養殖機器人……在光陽蛋業,蛋雞養殖從“靠經驗”轉向“靠數據”,實現標準化生產。

“只要扎得深,即便在‘小而窄’的細分領域,也能搞出‘大名堂’”“必須讓自己成爲難以被替代的‘配套專家’”……不少福清中小企業長期堅持、穩紮穩打,成長爲行業領先企業。

冠捷科技,顯示器產銷量長期保持全球第一,市場佔有率達30%左右;中國軟包裝集團,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全球佔有率達20%,被行業譽爲“世界膜王”;坤彩科技,珠光顏料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祥興(福建)箱包集團,全球每5個箱包中,就有1個來自祥興……截至今年10月,福清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9家,湧現了兩家中國質量獎獲獎企業、兩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正因爲每一家企業都在自己所在的領域扎得很深,福清的產業底盤穩、韌性強,無懼風雨挑戰。”福清市市長吳永忠說。

主動求變

敏銳抓住每一次技術變革機遇,持續保持競爭力

走訪福清企業,“不變”與“變”的關係,引人思考。

“不變”,是指他們大多堅守主業、深耕細作。同時,許多企業又在主動求變、適時求變,敏銳抓住每一次技術變革機遇,持續保持競爭力。

這一點,福清的化工產業很具代表性。曾經,不少人談“化”色變。這些年,福清化工企業抓住技術升級機遇,着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來到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科技園,管道連綿、高塔林立。丙烷經管道輸送至丙烷脫氫裝置,經脫氫變成丙烯,再聚合成爲聚丙烯。

“丙烷脫氫裝置每年需消耗上百萬噸超高壓蒸汽,相當於燃燒40萬噸標煤。”中景石化生產技術部經理黃敏說,這一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寶貴的副產品——高純度氫氣,“過去難以高效利用,只能當作燃料燃燒,十分可惜。”

爲將氫氣價值發揮到最大,中景石化又引入了碳四(丁烷)產業鏈,生產丁二醇(BDO)。“碳四產業鏈需要用氫,同時會產生大量反應熱,可生產數百萬噸超高壓蒸汽,反供丙烷脫氫裝置使用。”黃敏說,兩條產業鏈完美耦合,實現了生產“超低能耗”,每年可減少530萬噸碳排放。

原料互供、能量循環、無廢排放……一系列改造後,中景石化總體能耗大幅下降,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五批國家級綠色工廠。

一家蝶變,引來“滿園春景”。中景石化強大的聚丙烯生產能力,吸引了衆多下游廠商前來落地。

“原材料近在咫尺,交通便利快捷,企業在福清擴能增產信心足。”福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距離中景石化只有40公里,公司聯席總裁毛健全表示,今年3月投產以來,累計銷售額已達4.25億元,“未來兩年,預計新增生產線至15條,力爭打造成全球規模領先的聚烯烴膜材料單一生產基地。”

2022年,福清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羣實現產值400多億元,增幅逾20%,集羣企業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56件。目前,該集羣成功入選2023年度福建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名單。

把握“變”與“不變”,新福興玻璃的案例同樣典型。

新福興玻璃工業集團,40多年深耕玻璃行業,其建築玻璃產品曾爲國家體育館、北京地鐵3號線等重大工程配套。

爲了做出好玻璃,新福興從源頭開始,環環佈局:在原料端,擁有百萬噸級優質石英砂礦及選料加工廠;在生產端,攻關工藝技術、創新產品,設立智能裝備製造公司,超60%的生產裝備自研自產;在管理端,自主研發柔性生產智能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

近兩年,房地產市場優化調整,對建築玻璃的需求有所收窄。適應新形勢,新福興玻璃主動變革,轉戰光伏玻璃市場。

靠着前幾十年的經驗、技術積累,新福興玻璃成功研發出市面上品質最高的超白玻璃,玻璃透光率可達91.7%,鐵含量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正是憑藉這一硬核實力,我們及時搶佔光伏玻璃市場,開闢了新的‘藍海’。”新福興玻璃工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在福清,類似案例還有很多:御冠食品,研發費用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從火鍋料代理商升級爲美食研發者,純肉烤腸、墨魚爆蛋等產品備受市場歡迎;宏港紡織,深耕紡織印染行業多年,響應下游服裝產業日趨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年研發新款面料500多種……採訪時,很多福清企業家會提到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的一句話:“轉型升級就像健身操,身體好時,天天都要做。”

鏈式發展

“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羣,發展大產業”,發展“園中園”模式

全球最大!1110日,18兆瓦直驅海上風電機組在福清下線。這是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長的風電機組。

風機有多大?機組輪轂中心高達160米,相當於53層樓高;葉片掃風面積5.3萬多平方米,相當於7.5個標準足球場。

作用有多強?機組滿發時,每轉一圈即可發出38度電,每年可輸出7200萬千瓦時清潔電能,可滿足4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

更值得稱道的是,風電機組由3萬餘個部件組成,葉片、發電機、變流器、變壓器等關鍵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這樣一個大國重器,緣何會在“年輕”的福清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呢?祕訣就在於“園中園”模式。

風從海上來,產業借風來。瀕臨東海的福清依託充沛的風能資源,引來了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這隻“金鳳凰”,運營海上風電場,並將產業園交由三峽集團運營。

作爲海上風電機組的大客戶,園區如何規劃、如何佈局、如何招商,都交由三峽集團“拍板”。

“在我們的帶動下,上游的金風科技、東方風電、中國中車、中國電建等企業紛紛入駐。”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運營公司副總經理盛雷說,目前園區已涵蓋了電機、葉片、整機封裝、海上吊裝等全產業鏈各環節。

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羣,發展大產業。“園中園”模式,讓福清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全球領先的海上風電產業鏈。按照這一思路,福清着力實施“扶持龍頭壯大產業”行動,推進產業集聚。

引入福建東方小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東方小飛科技產業園,現有3家產業鏈企業入駐;招來南億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智慧城市科技產業園,建成後將吸納6家上下游企業入駐……一個個“園中園”,有效激發了工業園區的活力。2022年,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福州元洪投資區三大園區僅用6%的土地,就創造了福清全市85%的規上工業產值。

實施“融升計劃”,多渠道幫助企業增產增效;推出供需對接平臺,服務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優化政務服務,做到辦事不出園區;實施“一企一策”,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福清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做好地、錢、人、城4篇文章,栽好‘梧桐樹’,吸引‘金鳳凰’,讓更多優質企業在福清落地、生根、發展。”吳永忠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1206 18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