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0月份工業訂單意外下降,突顯出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製造業仍然停滯不前。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德國10月工業訂單環比下降3.7%,而分析師此前的預測是增長0.2%。不過,9月工業訂單修正爲增長0.7%。

機械和設備製造業訂單下降13.5%,而飛機、船舶和火車等運輸設備製造業的新訂單激增20.2%。

這一結果表明,在能源危機和全球需求疲軟的餘波中,德國龐大工業基礎的復甦前景難以實現,這進一步拖累了德國經濟。

德國第三季度GDP環比萎縮0.1%,經濟學家預計第四季度還會出現同樣規模的萎縮,這將使德國成爲唯一陷入衰退的主要經濟體。在一項令人震驚的法院判決後,柏林的預算混亂可能會進一步給經濟復甦蒙上陰影。

不過,最近的調查顯示德國經濟已經企穩。Ifo經濟研究所上月的商業前景指數達到6個月來的高點。一項對採購經理的調查顯示私營部門“相當疲軟”,但寬鬆的環境支持經濟恢復增長。

德國經濟的疲軟已經開始波及勞動力市場。在表現出出人意料的彈性之後,11月失業率觸及兩年半高點。

德國聯邦勞工局局長Andrea Nahles表示:“經濟衰退正在留下痕跡。”

緊縮的貨幣環境加劇了逆風。儘管歐洲央行官員堅持認爲有可能再次加息,但歐元區通脹明顯放緩促使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Isabel Schnabel稱,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相當小”。投資者已經加大了對歐洲央行最早將於3月份降息的押注。

不過,德國央行行長Joachim Nagel上月表示,通脹風險“偏向上行”。他表示:“在我看來,現在考慮可能的降息還爲時過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