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2804


图片
单仁行
今日文章↓↓↓

01


进入到12月,有很多老板都会在这个时候布置一个任务,或者是带着团队一起坐下来,交出我们今年的年度总结。

图片

没有总结,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但是,因为纬度的不同,有很多总结写的风马牛不相及,东一个、西一个,甚至完全就是凑字数,交个差而已。
 
我们废话不多说,直接来介绍几个实用的总结模型,它们都可以用于我们的年度总结中,让我们非常清晰的明白,我们到底在总结什么。
 
02

首先代表着长周期项目的总结模型。
 
我们先从PDCA戴明环开始层层递进,大家对照文章里对应的思维导图效果会更好,最好把它们都保存下来,串联在一起。
 
图片

PDCA戴明环是由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构成,并且按照顺序,在不断的循环中进行优化。
 
相对于总结,它兼顾了过去的复盘和未来的计划,非常适合于某一项需要长期展开的长周期项目,按照不同的周期,定时回顾我们的工作。
 
当然,因为它的适用性很普遍,如果要进一步聚焦于复盘,我们可以用到另一个模型,可以说PDCA模型的延伸版,GRAI复盘模型。
 
图片

这是一个标准的复盘模型,通过对比初始目标,来评估我们对现在的结果满不满意?不管是满意,还是不满意,都要分析原因是什么?
 
然后在集体讨论中,把好的进行标准化,也就是做好你的SOP,把坏的去掉。
 
相对应的,它们都适用于某一个需要长期开展的连续性工作,需要对比,需要时间的沉淀。
 
如果是创新型项目和短周期任务用这样的总结模型,那就会得到毫无意义的答案。
 
那短周期项目怎么办呢?
 
同样也有对应的模型,比如说3R复盘法,它就使用于短周期项目,或者是周总结、月总结。

图片
 
它的3R分别对应着:
 
第一个R是Record(记录):短周期的工作往往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开始于某一个重大的事件和会议,被一个具体的事件所推动,这一步就是记录短周期项目当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第二个R是Reflect(反思):在重要的事件过后,我在这个短期项目里充当了什么角色,负责了哪些工作,我们发挥了哪些作用,包括我们的情绪、态度、创造的结果和原因。
 
第三个R是Refine(提炼):跟长周期项目可以根据目标的设定来进行总结不同,短周期项目没办法跟之前做对比,它就更侧重于提炼方法、制定标准,包括我们在推进项目中的流程和要点,把你的经验做总结,制定成标准化的SOP执行下去。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不管长周期项目,还是短周期的任务,它们在总结里都有一个重要环节,也就是我们需要改进或者去掉什么?
 
所以,这里有一个模型,我想单独拿出来讲,那就是KISS复盘法。
 
图片

它专门用于总结当中最后的“洞察领悟”环节。
 
KISS复盘法非常简单,拆解就是4个单词:
 
第一个K是Keep,我们需要保留和坚持什么?
第二I是Improve:,我们需要改进和优化什么?
第三个S是Stop:我们需要停止做什么?哪些是错的,马上要暂停的?
第四个S是Start:我们需要开始什么?也就是为了达成结果,哪些需要重新去开始?
 
但要真的理解和运用好它,我们要借助波士顿矩阵的思维,从四个象限,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好和坏这四个纬度,去发挥它的作用。
 
具体我画在了思维导图里,大家可以看看。
 
图片

另外,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模型,ECRS模型,它是工程学当中程序分析的4大原则,同样可以用于总结当中。
 
图片

这四个部分,分别对应了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个流程,跟所有的总结模型不同,ECRS模型是一个减法思维的总结模型,跟我们日常习惯的加法总结大相径庭。
 
因为很多人的总结有时候只是为了应付和讨好自己的上司和老板,长篇大论就是想表达自己越来越努力,给自己下一步的工作加一些不重要、没有结果的活。
 
但实际上,我更欣赏那些敢于给自己做减法的人,而且对于很多经营者、重要岗位的领导者来说,本来已经是身负重担。总结并不是为了让自己越来越忙,而是要懂得做减法,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自己的效率,创造更大的结果。
 
没有结果的过程,那就是垃圾,甚至是耍流氓。
 
03

简单讲完这些模型,我们也可以梳理一下年终总结的内核。
 
图片

总结其实很简单,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长篇大论、向上管理,而应该是实实在在。
 
什么东西最实在?
 
能用数据、信息这些客观事实描述的结果最实在,这就是总结的第一步,也就是总结从数据开始。
 
但光有结果还不能说明什么,没有结果的过程,是垃圾,但没有过程的结果,就无法复制,也无法把控。
 
所以,我们还得“拉出来溜溜”,跟别人比一比。
 
年初有目标的,跟自己的目标比;没有目标的,跟自己内心的期望值比一比。
 
目标和事实肯定会有差异,第三步就是要去分析差异的原因。
 
分析原因,要讲究主客观的结合。
 
图片

是我主观上目标定的太高了?还是客观上,我在执行中做得不到位呢?
 
在具体细节上,是我主观上偷懒了、误判了,还是客观上困难太多了?
 
分析完原因,最后一步就是下一个阶段的计划。
 
坚持有用的;改进有问题的;停止有害的、无效的;开始新发现的;取消不必要的;合并不重要的;重新为明年的工作进行排列组合,直到你无法进一步简化你的计划为止。
 
这几句话,我希望你们反复听。
 
04

当然,我能想象到,尽管我们有了这些模型,但很多人在提笔写总结的时候,又会是一个大字都憋不出来,很多老板又会看着一大堆总结头疼。
 
我个人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图片
 
写不出来年终总结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对自己这一年干了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深刻的认知。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这一年自己都是靠着“下意识”在活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归根结底,你首先得要有掌握你的人生、工作、事业的那种意识。
 
我们只有“有意识”经常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才能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有没有成长,是不是在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当然,这其实也是经营者平常需要去言传身教的责任,像我平常每天都会给单仁牛商的管理层发自己的日常总结。
 
花十多分钟记录一下今天的事物和过程,内容不需要太多,发现什么问题就提炼出有用的流程,要点,给到大家分享。
 
图片

这其实是一件简单又有益的事,既能在短期内矫正自己的行动,也能为更长时间的总结留下详细的资料。
 
我想,不管是对任何人来说,总结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随波逐流的活着,而是做自己人生的舵手。
 
各位,你们觉得呢?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