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信託圈

導讀:萬向信託總裁王永剛稱,公司沒有資金池和自融業務,部分項目停息是“艱難的決定”,並稱公司與監管部門及投資人一直保持常態化溝通狀態。

近期,萬向信託部分項目停息延期引發市場關注。

對此,12月7日,萬向信託總裁王永剛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對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了獨家回應。

在採訪中,萬向信託總裁王永剛稱,萬向信託沒有資金池自融業務,部分項目停息是“艱難的決定”,並稱公司與監管部門及投資人一直保持常態化溝通狀態。

01

關於近10億醫養項目“爛尾”?

王永剛表示,萬向信託出現個別項目延期停息主要是房地產和政府融資平臺兩類資產,其中近10億醫養項目是指公司發行的某醫康結合的PPP項目。

之所以出現延期停息,該項目是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且具備投資價值的,但由於項目建設期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各項進度沒有達到計劃,疊加目前房地產低迷的狀況,公司爲了保障投資收益,防止房屋“賤賣”,在項目公司沒有資金收入的情況下,信託計劃不得不停止付息。

他特別強調,“萬向信託沒有資金池,也沒有任何自融業務,每個項目都一一對應。”

02

關於超500億規模“重倉”房地產項目?

有媒體質疑,萬向信託重倉房地產項目超500億,伴隨着房地產公司風險暴露,萬向信託目前無法正常兌付的信託產品達數十個,後續風險還在不斷累積。

對此,王永剛表示,過去,萬向信託主動管理的房地產信託業務確實發展較快,但近幾年受到宏觀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影響,公司在2021年已經開始採取積極措施,大幅壓縮房地產項目投資規模,主動管理類項目已從2021年的350億下降到今年11月底的85億元,萬向信託通過分散投資和嚴格控制單個項目規模等方式,來儘量規避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且項目的底層資產普遍比較軋實,市場如有所恢復就可以回籠資金。

他同時坦言,近兩年,信託行業確實面臨着較大壓力,過去的經營模式已經走不通,轉型需要經歷一場艱難的“涅槃重生”,“如何更平穩有效地打破剛兌,如何能讓更多的投資者理解和接受,對信託以及整個金融行業都是一種挑戰。”

03

王永剛稱:希望投資人給予充分的時間來解決問題

王永剛說,公司將和廣大投資者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相關方案還在積極調整,也希望投資人能信任萬向信託,給予更爲充分的時間來解決。

上海信託圈關注到,去年10月份,萬向信託總裁王永剛曾給投資人寫過一封公開信!

公開信中提到過公司房地產項目的困境問題。真實記錄公司近期發展現狀、存在不足、改進方向。

04

2022年自營不良率高達51.7%

上海信託圈數據顯示,2021年年報中,披露自營資產質量情況的60家信託公司中,5家信託公司自營資產不良率超過20%,其中萬向信託不良率高達43%。

2022年報,萬向信託的自營不良資產率飆升10多個百分點,高達51.7%,成爲去年披露年報中自營不良資產率超過50%的三家公司之一。(另外兩家是民生信託和崑崙信託)

多年來,萬向信託收入構成中房地產業務佔據了大部分,這也是其自營不良率居高的原因之一。

上海信託圈數據顯示:2017年萬向信託開始加碼房地產行業,其房地產業務規模逐漸擴大。2017年-2021年,萬向信託分佈在房地產業的信託資產金額分別爲427.64億元、569.28億元、679.49億元、624億元和585.54億元,佔比分別爲22.49%、35.32%、50.78%、58.1%、60.08%。

這兩年,由於信託業處於轉型陣痛期,外加房地產信託帶來的一系列風險,造成信託公司估值普遍縮水。

根據萬邦資產評估公司出具的《萬向信託擬增資擴股涉及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項目資產評估報告》萬向信託100%股權評估結果爲40.45億元。

截至目前,“萬向系”是國內最大的民營系金控之一!

“萬向系”的金融版圖除了萬向信託以外,還包括民生人壽、浙商基金、通聯支付、通惠期貨、上饒銀行、浙商銀行、浙江網商銀行等等均有萬向系參與其中。

此外,萬向控股旗下還擁有不少大數據、區塊鏈公司,包括通聯數據、萬向區塊鏈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