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吉米(富書作者),來源:富書(ID:kolfrc)

強者會活用每1小時,弱者只會消磨24小時。

馬斯克是時間管理的高手,他曾說:“時間是唯一真正的貨幣,可以自己安排時間,是我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

雖然大家1天都有24小時,但總有人很會活用時間,好像每天都能比別人多出幾個小時。

真正能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恰恰就是一個人對時間的管理和利用能力。

強者會活用每1小時,弱者只會消磨24小時

今天,和你分享《人民日報》推薦的每天活用1小時的9個小技巧,希望我們都能擺脫時間的束縛,活成時間的主人。

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寫出來

你知道自己今天有哪些事要處理嗎?你知道自己5分鐘後要做什麼嗎?

我們好像每天都有幹不完的事情,卻很少去回顧昨天干了什麼,也很少去主動規劃明天要做什麼。
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清華大學曾經展出過一個學霸的作息表,從清晨6點到凌晨1點,每小時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日程。
制定這份作息表的學生,連續4年拿了一等獎學金,排名一直在全院前三,最後在高手如雲的清華大學脫穎而出,被某央企提前聘用。
很多時候,計劃只有被拆解到可以每天執行的小步驟,才能很好地被執行
所以,請詳細寫出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比如:不要只寫讀書1小時,要具體讀哪本書、讀哪幾頁。
清晰具體的時間規劃表,把事情具體化、可操作化,可以讓你減少很多因爲迷茫而浪費的時間。

計算出自己的1小時成本

你知道自己1小時值多少錢嗎?

《每天活用黃金1小時》告訴我們,公司爲一個員工一年花費的成本大致爲該員工年收入的1.5倍到2倍。
按照下面這張圖的公式,可以計算出公司爲你1小時所付出的成本。 

我們平時無意識地刷手機,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你也許一點感覺也沒有。

通過上面的計算,直觀看到自己1小時值多少錢之後,你看待“1小時”的想法是否有所改變呢?

那些被浪費的時間,就等於把錢丟掉一樣,錢丟了也沒關係嗎?

當你在意時間了,就會開始思考,怎樣纔算是有效利用時間呢?

能實現目標的,用黃金時間做,努力做到80分以上;

與目標無關的,儘量避免不做,必須做就60分萬歲。

通過記錄,找到你一天中最有效率、最清醒的時間段,也就是你的黃金時段,聚焦做能實現目標的事。

“揪”出浪費的時間

接下來我們一起“揪”出浪費的時間。

“潛意識控制了你的人生,你卻稱之爲命運……要改寫命運,首先要讓潛意識呈現。”

只有先把潛意識“顯化”,才能更好地覆盤和思考如何管理時間。

請把你日程表裏的事項分類,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註出來。標註之後,就能直觀看到自己是如何使用時間的。
下一步,把那些跟目標不匹配的事項找出來,思考如何優化它。
能否儘量不做這些事?
或者將它們調整到更合適的時間段?
還是需要找到更高效的方法來完成這些任務?
你的時間就是你的資源,要變成全新的自己,就要將時間流向新的方向。

讓時間“顯化”,“揪”出浪費的時間,把這些時間用在你的目標上

制定事情的優先順序

寫下每天要做的事情之後,儘量“揪”出被浪費的時間後,你可能會發現,事情還是很多,怎麼辦呢?

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做事的優先順序了。
巴菲特的飛行員曾請教巴菲特關於職業規劃的難題,巴菲特的回答是:“你先寫下職業上最想實現的25個目標,最想實現的排在前面。”
然後,他圈出前5個目標,對那個飛行員說:
“接下來,你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這5個目標上。其他目標,你要像躲避瘟疫那樣,儘量避開不要做。”
大多數人每天忙忙碌碌,事來則應。好像什麼都做了,最後卻還是一事無成。
試着寫下要做的事情,按照你的目標,先給它們排個序。
請記住:先幹最重要的,而不是最簡單的事。
把所有任務按重要和緊急程度先寫下來。“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馬上做,“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有計劃地做,“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抽時間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儘量移後做!
《學經》有云:“工欲善其物,必有捨得之功。”
只有捨棄不必要的事務,騰出時間,才能容納新的事情。

每天活用黃金1小時

經過努力,每天擠出1小時了,那1小時該怎麼用呢?

不要小看這微不足道的1小時,1天1小時,1年你就爲自己累積了365小時。

如果你想學吉他,每天練習1小時,一年下來,你也會彈幾十首歌了。

如果你想提升英語口語,每天練習1小時,一年下來,你跟外國人對話,肯定不會卡殼了。

堅持做一件事,1年之後,它就可能變成你擅長的一件事。

另外不用有壓力,1天1小時不一定是連續1小時,還可以是零碎時間拼湊起來的1小時。

還記得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嗎?學到新知識,如果不被反覆記憶,其實很快會被遺忘,隨着時間推移,遺忘纔會減緩,所以最佳的記憶方法是重複多次。

所以你會發現,每天4次,每次花15分鐘背單詞,會比每天專門抽出1小時背單詞更有用。

量變引起質變,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的成功,背後都是持之以恆地堅持。

確保每天有學習的時間

常聽別人說:“8小時內謀生存,8小時外求發展。”

不管工作是否忙碌,每天都要確保有學習的時間。只有這樣,纔有可能獲得顛覆性的進步與改變。
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甲骨文,疫情期間大規模裁員,15天裏有900多名員工被裁。
這些名企出來的高材生,即使失業了也不愁再找工作,可讓人驚愕的是,他們去國內其他互聯網巨頭企業應聘,通過者寥寥無幾。
因爲他們入職甲骨文之後,安於享樂,不再努力提升自己,一個個活成了溫水裏的青蛙。
社會在飛速發展,你不進步就是在退步了。
怎樣確保每天都有1小時的學習時間呢?
諾貝爾獎獲得者,液晶之父奧托·雷曼曾說:“每天即使剩餘只有五、六分鐘,如果利用起來,一樣能產生很大價值。
把每天的學習任務拆解下,五分鐘、十分鐘、三十分鐘可以做什麼?
然後填入每天的零碎時間格里,這樣拼湊起來,你就能輕鬆完成每天1小時的學習。
無論你的工作是否穩定,切記要繼續精進,一定要讓自己有學習的時間。

找到自己的“賣點”

日本營銷大師松浦彌太郎,寫過一本書叫《正直》。

書中寫道:“在推銷商品之前,最好先推銷自己。”

要想把自己成功推銷出去,必須找到自己的“賣點”,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爲,發揮自身優勢就是最好的抓手。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想要人生精進,首先,對自己要有深刻的認識,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其次,是找到正確的事,並用正確的方法把它做好。”
那麼,怎樣找到自己的“賣點”呢?
可以向內求,也可以向外求。
向內求,過往有哪些事情你做得又快又好?哪些事情你很感興趣,即使沒人督促也願意全力去做?思索一下,怎麼做才能讓這些事情變得更值錢呢?
向外求也是很有用的辦法。問問你的身邊的人,你擅長什麼?適合做什麼?你將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潛力。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瓦拉郝,小時候是學渣,學什麼都學不好,老師的評價也很差。
直到化學老師發現他做事一絲不苟,是做化學實驗的好苗子,這纔打通了瓦拉郝的任督二脈。
做不擅長的事,往往事倍功半,還越做越痛苦。而做擅長的事,往往事半功倍,還得心應手

找到自己的“賣點”,精準發力,通過持續努力,最終很可能收穫碩果。

主動思考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中,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務,等待上級指示。

但如今競爭如此激烈,以前那些“聽命行事”的人正在失去競爭優勢,現在的老闆們最喜歡那種不必事事交代,能自發高效工作的員工。
我曾經以爲“能者多勞”是個坑,如果工作做得又快又好,那麼上級只會覺得你工作不飽和而不斷加任務。
而我的好朋友小希的故事,改變了我的想法。
老闆發現她效率高,不斷增加她的工作量。剛開始都要加班加點,但她每天都會覆盤,然後慢慢梳理出工作流程,有理有據地跟老闆要人要資源,有條不紊地推進工作。
隨着公司擴張,她也升職加薪,成爲了財務部老大,從1人財務發展出13人的財務部。
現在的老闆,都很看重效率。

所以,不妨也覆盤下你日常繁雜的工作,主動思考這些瑣事背後的邏輯,探究它們之間的關聯,提前規劃,設計一套完整的流程來提高效率,然後每次實踐中不斷優化流程。

如果我們凡事主動思考,提前謀劃,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相信很快,也能遇見全新的自己。

付諸行動是成功的開始

社科院曾有研究表明:86%的職場人士表示自己有拖延症,而50%的會把工作拖到最後一刻纔開始。

拖延之後,心理上會一直有負罪感,但如果咬牙開始,或許只需要痛苦一下下。
不如干脆什麼都不要想,先做5分鐘。
比如,我不想覆盤工作思考如何提升效率,那就告訴自己,我只覆盤5分鐘;不想下班回家還要跑步鍛鍊身體,沒關係,告訴自己,就跑5分鐘就好。
5分鐘之後,你可能會停止,那也沒關係,起碼你已經努力5分鐘了。

但心理學實驗表明,5分鐘後,絕大多數人都會自然而然地繼續把事情做下去。
成功,從來不是靠學習很多知識和道理,然後默默等待,而是靠立即行動和堅持不懈的執行力

想得再多,也沒有用,只有行動起來纔有可能拿到成果。

曾有僧人問趙州從諗禪師:“十二時中如何用心?”

趙州禪師回答說:“汝被十二時辰轉,老僧使得十二時辰。”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但你是被時間追着團團轉,還是主動使喚時間呢?

不要小看每天1小時,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投入,只要開始行動,命運的齒輪就開始轉動,就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

點個在看,願你每天活用1小時,一起來遇見全新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