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若是沒有意外,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人上人,也希望子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人到中年,一邊成就自己,一邊生兒育女,生活的苦,如約而至。

按理說,中年人喫苦之後,會迅速好起來,但是很多中年人,越來越苦,還有晚景淒涼的徵兆。

認真一想,我們把青春獻給了房子,中年獻給了孩子,可是孩子不領情,還慣壞了。

“養不教,父之過”,真正有遠見的人,做虎爸貓媽,會逼着孩子早點喫苦,雖然殘忍,但是孩子會更有出息。

01

喫得“讀書苦”,找到黃金屋。

文學家張潮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爲所得之淺深耳。”

不讀書的孩子,大概率是沒有出息的,起碼人生的起點,就比同齡人低很多。

你去找工作就會知道,很多單位,一開口就要招本科生,大專生都只能靠邊站,初中生望而卻步。

讀書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人生成功的最大捷徑。

讀書和賺錢,也不能直接畫上等號,但是兩者是“旗鼓相當”的。

年輕時的曾國藩,在學堂裏混了很多年,然後去京城科考,一次兩次都不中進士。

之後,他狠狠地讀了二十四史,從此人生就開掛了。終於成爲了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宋濂冒着大雪去拜訪老師,在冰冷的屋裏抄書。後來成爲了明朝開國功臣,做了太子的老師。

企業家俞敏洪說過:“思想是人的翅膀,帶着人飛向想去的地方。”

他還指出,大學生應該做的事情是——專業方面,成爲中國前100名;人文方面,讀500本書;學習英語。

優秀的思想,都是以讀書爲基礎的;人生的夢想起航,是從優秀的思想開始的。一環扣一環,差不得毫釐。

大人和孩子一起讀書,提升家庭讀書的氛圍;引導孩子讀好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建立讀書的目標,走進理想的大學;根據生活的需要,讀一些技能方面的書,擁有謀生的手段......只要方向是對的,開卷有益。

任何層次的人,都可以讀書。窮人家的孩子,讀書更加可貴,這是家庭跳躍式的發展。

頭懸樑,錐刺股,這是古人的讀書畫面。今天的孩子,若有這樣的精神,就沒有讀不好的書,成不了的業。

02

喫得“無助苦”,儘早能獨立。

人到中年,每天一大早,睜開眼睛,發現周圍都是需要自己拉一把的人,唯獨自己,無依無靠。

事實卻說明,中年人沒有依靠,不打緊,只要孩子爭氣,再苦都會很欣慰。

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能夠撐起自己的人生,那麼父母就輕鬆多了,家庭也點燃了希望。

鞭策孩子獨立起來吧,千萬不要錢養孩子,總是想着:“留下兩套房子,讓孩子以後輕鬆一些;留下一筆存款,給孩子作爲事業啓動資金。”

父母考慮太多,孩子就會有惰性,從而一步一步走向墮落。

看看幾個名人的主要經歷:劉強東24歲還在賣光碟,34歲公司出現危機,一夜白頭;馬雲走進社會當初,多次求職,被拒30多次,連續4次創業失敗,還被當成騙子;俞敏洪28歲時的冬天,拎着漿糊到處貼招生廣告。

誰不是無助之後,才絕地反擊?

人生若能經歷無數次“靠自己”,那麼人就會成熟,也會更有價值。

要知道,大不的社交,是因爲你有價值,對方青睞你。唯有父母是無私的。但是父母不能時時刻刻保駕護航,還會變老,先走一步。

從小就能知道,自己是沒有靠山的,那麼孩子長大了,纔會如山一樣偉岸。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03

喫得“失敗苦”,擁有反彈力。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蘇軾的詩詞歌賦,非常優美。比方說,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其實,蘇軾大部分的文章,都是人生失敗之後,才寫出來的。要不然,也不會如此深刻。

剛剛成年的蘇軾,一舉就中了進士,非常得意。直到他遭遇了烏臺詩案,被貶多次,才恍然大悟,知道如何做人。

最可貴的,不管蘇軾的人生如何,父母都顯得“愛莫能助”,只是苦了弟弟,多番搭救,還導致自己也被捲入官場爭鬥,遭遇被貶。

古人說:“人敗皆因狂,事敗皆因傲。”

挫掉孩子的一部分銳氣,不是打擊,而是理智。

比方說,孩子一開口就說,要上清華北大,但是能力明顯不足,就應該讓他知道,上清華北大需要什麼樣的成績,不是空口說大話;孩子要做土豪,就得讓他去試一試如何賺錢。

有一個做自媒體的朋友,帶着八歲的女兒去賣礦泉水,並且答應,用賣水賺來的錢,買糖葫蘆。一上午過去了,賣掉了一瓶礦泉水,賺了一塊五。女孩默不作聲,不再喊着買糖葫蘆。

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這樣道理,是失敗之後才悟出來的,若不然,不會特別深刻。

04

有多少父母,把孩子當成皇帝,喊在嘴裏怕化了,放在手心怕飛了,放開手又怕摔了。

真的,孩子不是玻璃做的,除非你把孩子長期放在保溫箱裏。

詩曰:“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人生路漫漫,父母扶着走的,是第一步,從第二步開始,就得自己走。

優秀的父母,是那些“狠心”的人,他們的言行,恰是無情最有情。

生活就像一杯苦丁茶,喫過苦,纔有回甘。

生活就像一碗苦瓜湯,喝下去,清熱解毒。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